30.涅克拉索夫
涅克拉索夫生於烏克蘭波多裏斯克省一個軍官家庭,在雅羅斯
拉夫省格列什涅沃村的莊園度過童年。1838年,他被送入彼得堡軍
事學校,因違背父命到彼得堡大學旁聽,失去經濟支持,開始了長期
的貧困生活。1845年創作《彼得堡的角落》和《在旅途中》,被別林斯
基預言為“將在文學上發生影響”的人。1847年接辦《現代人》雜誌,
50年代在編輯工作中與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共同合作。
1866年《現代人》被查封,1868
年涅克拉索夫與謝德林、葉利
謝耶夫合辦《祖國紀事》雜誌,
該雜誌成為70年代進步文藝
的園地。
涅克拉索夫的詩歌緊密
結合俄國的解放運動,充滿愛
國精神和公民責任感,許多詩
篇忠實描繪了貧苦下層人民
和俄羅斯農民的生活和情感,
同時以平易口語化的語言開
創了“平民百姓”的詩風,他被
稱為“人民詩人”,他的創作對
俄羅斯詩歌以及蘇聯詩歌都
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著名作品有《秘密》、《未收割的田地》、《被遺
忘的鄉村》、《詩人與公民》、《大門前的沉思》、《葉廖穆什卡之歌》、
《貨郎》、《俄羅斯婦女》、《嚴寒、通紅的鼻子》和《誰在俄羅斯能過好
日子》等。
為理想孤注一擲
1821年11月28日,涅克拉索夫出生於烏克蘭波多裏斯
克省涅米羅夫鎮。他的父親是一個軍官,在雅羅斯拉夫省有
一座不大的莊園。他母親是一個地主的女兒。涅克拉索夫3
歲左右,他的父親退職了,帶著全家來到雅羅斯拉夫省祖傳
的莊園格列什涅沃村。涅克拉索夫在這裏度過了他的童年和
少年時代。
但是,涅克拉索夫的童年並不美滿。他的父親是一個粗暴
無知、剝削成性的典型地主,也是一個“陰森森的不學無術的
人”。他在家裏收養了幾個農奴情婦,整日裏和她們鬼混,要麼
便是帶人去打獵消遣。在這裏,涅克拉索夫每天看到的都是農
奴遭受鞭笞和剝削的悲慘景象。
涅克拉索夫的母親是一個有教養、天性溫柔而又富於理
想的女人。丈夫的專橫和殘暴使她整天沉溺在憂鬱和痛苦之
中。她把自己全部的天賦才能都獻給了孩子們。在母親的陪伴
下,涅克拉索夫度過了童年的最美好的時光。“當暴虐在狂歡,
犬舍裏獵犬在號叫,暴風雪吹打著窗戶的時候”,母親繪聲繪
色地給他講述迷人的俄羅斯童話和民間傳說,用通俗易懂的
語言轉述莎士比亞、但丁、普希金、萊蒙托夫的不朽詩篇。她那
充滿了高貴和柔情的故事,她那對農奴同情和關心的態度,減
輕了周圍生活給予孩子們的沉悶印象。
涅克拉索夫父親的莊園坐落在著名的“弗拉基米爾”大道
近旁,它是西伯利亞流放犯的必經之路,是一條“被無數的腳
鐐磨平了的道路”。年幼的涅克拉索夫常常呆立在大道旁,看
著這些衣衫襤褸的流放犯,拖著沉重的腳鐐,一步步艱難地走
過去。“他們是些什麼人?他們犯了什麼罪?為什麼要這樣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