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兒童的智力 08-06(1 / 2)

智力測驗並不能說明和解決多少問題,因為這種測試題考的是答題的技巧,考題更多是知識性的東西。當前,在學校對孩子進行的智力測驗是透過檢測的手段來衡量孩子的智力水準:也就是測量孩子智商的高低。智商的英文簡稱IQ。智商是指智力測驗的商數,也就是說,用你的智力年齡除以你的實際年齡,再乘以一百。通常以為,智商在80-100之間屬於正常,智商120以上屬於高智商。當然,測試的結果隻告訴相關的老師和學生的父母。其實,最早的測驗,並不是用來測試人智力水準的高低。1904年,法國巴黎一個生物實驗室的教授,受政府教育部門的委托,考慮透過一種測驗把一些需要特殊幫助的學生區別出來,這些學生通常是有學習上的困難。這個教授采取分年齡的實驗辦法,比如讓學生算數等方法,從中找出每個年齡的中間值數(比如一百),在這個數值以下一段(比如八十)的是需要幫助的學生。但後來,有人把這種測驗發展下去,用它作為測試一個人將來是否發展有前途,能否獲得成功的標準,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智商。智力測驗通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語言、數字和圖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內涵要遠遠超出這幾項。智力包括記憶力、敏感性,邏輯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歸類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等。人類具有音樂、語言、空間、數學、運動、人際關係、個人心理調節等七種智能,而這些智能,目前的智力測驗是不可能全部測驗出來的。從實際測試情況中不難發現,智力測驗並不能說明和解決多少問題,因為這種測驗題考的是選答技巧,考題更多是知識性的東西。比如有這樣一道智力測試題:"以下哪一個人不是科學家?"裏麵有一個莎士比亞,如果我們知道莎士比亞,那就可以把他們劃出來,至於試題中可能還會有例如耶威格這樣的題目--他是誰,可能孩子們很少知道。像這樣的智力測試題,其實是在考答題的技巧或者說是在測試知識麵。影響人的智力的因素主要有兩個:遺傳和環境。人與人的遺傳存在差異,生活環境存在差異,所以智力也存在差異。這種智力差異,是長時間以來人們熱衷研究的課題之一。在很久以前,人們認為智力與腦袋的大小有關,腦袋大就聰明,後來又認為與大腦的重量有關,大腦越重人就越聰明。但大腦的重量在人們活著的時候是無法測量的,於是,人們更期望可以用測驗的方法來測量一個人是否聰明。除此而外,智力測驗還受許多客觀因素(比如測試環境和被測試人的心理狀態)和民族文化背景的製約。同一個測試題,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答案就會大相徑庭。再說,兒童的智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用一次幾十分鍾的測驗來對孩子的前途下結論,非常有害。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智商不高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而另外一些智商很高的學生,學習成績卻不怎麼樣。事實告訴我們,一個人將來在社會能否成功,與他的智商不是成正比的關係。用智力測驗的方法來測試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在一些發達國家已引起越來越多的爭議。一些學校和教育機構也給學生做智力測試。在良好環境、教育和個人努力下,智力水準會有一定變化。一次智力測驗,特別是年幼時所作的結果,並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智力發展水準。因此,對智力測驗的結果,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必奉若神明。聰明與否真是決定人生觀成敗的唯一因素嗎?答案是否定的。1987年,75位諾貝爾得獎者在巴黎集會。一位記者采訪了一位老學者:"請您談談您是在那所大學、那個實驗室裏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記者不解地追問:"在幼兒園裏學到些什麼?"老學者的回答大出記者的意外:"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事堅持到底;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細觀察四周的大自然。我學到的全部就是這些。"就是從小學到這些做人的本領,使老學者走上了諾貝爾的領獎台。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很多父母過度重視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適、腦子聰明與否。父母緊盯著孩子的各科成績,而對決定他們將來的事業、人生、命運的部分能力都忽略掉了。智商以外的因素在某種意識上更具有決定性,古人所說的"勤能補拙"、"誌不強者智不達"就說明了同樣的道理。許多事實表明,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不一定畢業後發展得最好,而學習不怎麼樣的孩子可能在社會上遊刃有餘。所以,在注意孩子智力投資的同時,更應該花力氣開發孩子的情商,因為良好的情商不僅是打開學習成功大門的金鑰匙,更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發展。相形之下,那些認為孩子還小、進行EQ教育為時尚早,或主張"樹大自然直"的父母,他們不了解人類的遺傳素質隻能提供兒童發展的物質前提和可能,並不能預定和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方向。如果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而不施以認真的誘導,必定很容易使孩子小時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大之後會變得性格怯懦、膽小而難以成才。現在許多父母過度地重視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適、腦子聰明不聰明。父母緊盯孩子的各科成績,而對決定他們將來的事業,人生、命運的部分能力都忽略掉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人做人的本領是從小培養起來的。著名教育學家克魯普斯卡亞也指出:"童年時代的一些最初印象會在人的一生中留下痕跡,要在兒童生活的最初幾年裏,非常細心地和深思熟慮地來對待他們的教育。"心理學家也認為,一個人的智能和品格,基本上五歲左右開始定型。換言之,兒童得到的是什麼教育和啟發,與成年後的智能和行為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愛笑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都比較聰明。孩子的成長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麵的因素。這一過程起自於母體子宮內,同時也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父母作為引導者,對寶寶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的。從停留在母體子宮內到出生後,寶寶就像海綿吸水一樣貪婪地吸收周圍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大多來源於父母及家庭環境。父母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看得清楚,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就發揮著莫大的影響。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父母與寶寶朝夕相處,對寶寶的性情十分了解。知道怎樣引發寶寶的興趣,怎樣鼓勵他,也知道寶寶何時需要鼓勵或挑戰,並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行為。而幫助寶寶在智力、社交和性情方麵健康成長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讚揚、鼓勵和愛護。那麼怎樣才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呢?心理學專家告訴人們一個輕鬆而可行的秘訣:讓孩子笑起來!研究發現,愛笑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都比較聰明,這是美國科學家係統地研究了年齡與智能之間的關係後得出的結論。他們發現,聰明孩子對外界事物發笑的年齡比一般兒童要早,笑的次數也更多。從孩子的發育進程看,一般長到三個月左右出現發笑反應,隻要他們醒著,一看到熟悉的麵孔或新奇的畫麵與玩具時,他們就會高興地笑起來,又晃胳膊又蹬腿,簡直是手舞足蹈。另外,當他們吃飽睡足、精神狀態良好時,盡管沒有外界的刺激,也會自動發出微笑。心理學家把這種"無人自笑"稱為"天真快樂效應"。這種自發的笑是孩子健康的最明顯標誌。笑是一種"器官體操"。生命離不開運動,小孩子的發育同樣如此。法國巴黎的醫生亨利·呂斑斯說:"笑是一種類似於原地踏步的良好鍛煉方法。小孩子不同於成人,甚至也不同於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他們的活動能力有限。有什麼辦法呢--逗他們發笑。研究發現:發笑時麵部表情肌肉就會運動,胸部與腹部肌肉群參與共振,既活動肌肉、骨骼與關節、又對多種內髒器官起到"按摩"和"鍛煉"的作用,因此運動醫學專家譽為"器官體操"。笑使動脈血管平滑肌放鬆、血流量增多,全身器官能享受到充分的血液供給後加快發育;胸肌運動帶動胸廓擴張,肺活量因之增加,換氣效率得以提升,發笑時換氣值可達到靜止狀態的二到三倍,促進肺髒發育;同時,發笑的時候,胃腸的蠕動也會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就會增多,而有利於消化功能。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對消化功能弱引起的腹脹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除此以外,作為"天真快樂效應"的這一活動是孩子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是精神發育的第一次進步,是對大腦發育的一種良性刺激,是智能的曙光。至於"無人自笑",乃是嬰兒在生理需要方麵獲得滿足後的一種心理反應,對大腦發育非常有益。為了讓孩子更開心地笑,父母應該與孩子多接觸,在接觸的過程中,要用歡樂的表情、語言以及玩具等激發孩子天真快樂效應,促使他們發笑。這是智力開發的妙招,值得年輕的父母們重視。鼓勵孩子發笑不僅對促進全身各個係統、各器官均衡地發展有裨益,更是開啟兒童智力之門的一把"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