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困頓家庭,唯愛更加堅貞(1 / 1)

在美國中西部的密蘇裏州,有一座小城叫瑪麗維爾,這裏距堪薩斯城不遠,坐車不過兩小時的車程。在瑪麗維爾東北方大約5公裏之外有一個小鎮,鎮上的人口不多,大多以農耕為生,密蘇裏州普拉特河的支流—102號河就從這個小鎮旁邊緩緩流過。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平凡的小鎮,卻誕生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偉大人物,他就是—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他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人性教父、人際關係學鼻祖。

戴爾·卡耐基的父親名叫詹姆斯·卡耐基,他是一位善良、淳樸的小農場主。由於家庭條件所限,詹姆斯·卡耐基隻上過幾年的學,但他頭腦聰明、善於思考,再加上平時喜歡利用業餘時間讀書寫字,因此和當地那些目不識丁的農民相比,自是大不相同。他談吐優雅,邏輯清晰,識文斷字在當地也頗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詹姆斯·卡耐基身上還具有一種憂鬱的詩人氣質,舉手投足之間都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因此,年輕的詹姆斯·卡耐基雖然物質條件一般,但卻令許多情竇初開的少女們著迷。

在眾多的迷戀者中,有一位很特別的女孩吸引了詹姆斯·卡耐基。她就是戴爾·卡耐基的母親阿曼達·伊麗莎白。她是當地的一所鄉村小學的教師,平生篤信基督教。她出身於一個在當地來說比較富裕的家庭,年輕的伊麗莎白溫柔美麗、落落大方,身邊並不乏追求者,既有陽光帥氣的小夥子,也有事業有成的商人,甚至還有城裏的一些官員,但她始終沒有遇見心儀的人。直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詹姆斯·卡耐基,就對他一見鍾情,兩人迅速墜入了愛河。

對於伊麗莎白的選擇,她的家人和親戚們都感到迷惑不解。論外表,詹姆斯·卡耐基並沒有十分吸引人的地方;論家境,他的家庭也太過寒酸了,他隻不過是一個沒上過幾年學的小農場主。而伊麗莎白各方麵的條件則優越多了,不僅容貌出眾,而且很有文化,更重要的是有那麼多的優秀男人都在追求她。

雖然家人和親戚們多次勸說,但伊麗莎白沒有理會他們的告誡,甚至是閑言碎語,仍然打定主意,和詹姆斯·卡耐基在一起。在和淳樸厚道的詹姆斯·卡耐基熱戀了半年之後,他們二人終於手牽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但是仍有人堅信,他們看似和諧的婚姻一定不會幸福。

麵對這樣的質疑,這對夫婦卻用行動證明愛可以超越一切,隻要兩個人相愛,什麼艱難困苦都不怕。婚後,夫婦倆同心協力,苦苦經營著那座小小的農場。農場很小,隻不過是擁有一小塊土地,在土地上建造了幾間農舍,飼養著一些家畜,種植一些莊稼和蔬菜而已。

在這裏,一切農活都靠詹姆斯·卡耐基辛勤的雙手,當然每逢春種秋收這樣的農忙季節,伊麗莎白也要拿起農具參與其中。

雖然夫婦二人每天拚命勞碌,處處節省,但是日子仍舊過得緊巴巴的,貧困始終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們。

原來是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原因,當時的密蘇裏州自然環境非常惡劣,沙塵暴、泥石流、洪水災害頻頻發生。尤其是每當水稻正在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往往就會有一場狂風裹挾著風沙侵襲而來,將大片的水稻吹得七零八落,幸存的水稻也因為大風影響了授粉,最後造成減產甚至是絕收。

流經此處的102號河,平時還好,奔流不息的河水為小鎮的農田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可是一到雨季,雨水就嘩嘩地連續下上好幾天,102號河水就瘋了般地猛漲,如果河水淹進田地裏,一年的辛苦將付之東流。所以,每當這個時候,詹姆斯·卡耐基和妻子伊麗莎白隻得冒雨在自家的農田周圍不停地加固、加高圍堰,希望借此來保住一家人的勞動果實。每當他們勝利時,這對勤勞的夫妻就會熱烈地相擁在一起。

如果河水無情地將圍堰撕開一個大口子,轟然湧進農田裏,卡耐基夫婦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肆虐的河水將綠油油的莊稼衝倒在地,看到辛辛苦苦一年的勞動成果頃刻之間化作烏有,而無奈地相擁坐在田邊。

生活雖然是艱苦的,但是這對夫婦卻從來都不相互埋怨,一次又一次的苦難,隻會讓這對夫婦更加堅定地擁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