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大聲鼓掌道:“說得好!你再說一說,如果朝廷不禁武的話,那又會怎麼樣?”
鍾靈得他鼓勵,更加興奮,激動道:“當然是強者越來越多,群雄四起,誰也不服誰,打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朝廷自然也越來越管不住這些英雄好漢。”
秦朝道:“正是如此!禁與不禁都不好,又都有各自的好處,既不能完全施行,又不能完全放棄,隻有像蘿卜和大棒一樣,該用蘿卜時用蘿卜,該用大棒時用大棒,靈活運用,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比如說,當丐幫發展太快,那朝廷就得想辦法打壓,當丐幫發展太慢,那朝廷反而得想辦法幫忙。高過警戒線便打壓,低過警戒線便拉起,一打一拉,蘿卜大棒,禁與不禁,皆在其中。”
鍾靈喜得跳了起來,道:“果然還是官人的故事說得最好,直指心髒,以前再懂也隻是些無關大雅的皮毛。”
秦朝道:“這不是故事。”
鍾靈很不以為然道:“那又有什麼關係?”
秦朝點了點頭,心想那確實無所謂,接著講道:“隻要不徹底禁武,那麼肯定會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強弱相差越來越玄虛。而那些練武不怎麼勤奮、專心的皇室子弟,吃喝玩樂樣樣分心,就算擁有最好的資源,又有幾個能真正站在武者的巔峰呢?”
鍾靈恍然道:“難怪大理段氏分俗家和出家,原來根源就在這兒——那些出家人既是武林中人,又擁有最好的資源,不厲害才怪。而俗家子弟也可以更加專心於國家事務,讓國家蒸蒸日上。他們騙別人說什麼不忘記武林中人的身份,根本就是在掩飾。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江山永固,不但笑傲官海,而且笑傲江湖。恐怕還有坐山觀虎鬥,吞並天下之意。”
秦朝道:“你不也是段氏子弟中的一員嗎?連我也是沾親帶故,關鍵時候怎好袖手旁觀?就算我們袖手旁觀,也遠比資助敵人好,是不是這個道理?”
鍾靈嘻嘻笑道:“我那親爹真是打得好算盤!佩服!佩服!”
秦朝道:“帝王最是無情,那延慶太子便是明證。連血親都那樣,何況我們這些外人。”
鍾靈點頭道:“娘早就跟我說過,讓我別對爹寄予太大的希望,有好處拿千萬別手軟。”
秦朝微微一笑,道:“你娘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女人之一。”
鍾靈低聲道:“別以為誇獎兩句,我就會幫你母女同吃。”
秦朝氣道:“你不幫才最好不過,謝天謝地。”
鍾靈低聲道:“看,連激將法都用上了。”
秦朝知道這話題怎麼說都是自己吃虧,急忙轉移話題道:“既然江湖上避免不了強者越強的現象,而皇室子弟又難免一代比一代不爭氣,那該怎麼辦才好呢?”
鍾靈道:“打架不好,就算朝廷僥幸贏了,除了殺掉幾個原本就老得快死的強者外,又有什麼好處?兩虎相爭,漁翁得利,隻會便宜別人。不打又似乎不行,別人武功比你高,自然不甘屈於人下,就算不大鬧皇宮,在地方上鬧來鬧去,爭王爭霸,越鬧越大,合縱連橫,再大的國家都遲早都會被鬧翻。”
秦朝歎道:“可不是嗎?打與不打都不好,又都有各自的好處,就像之前禁與不禁那樣。但又有些不同,變成該打的狠狠地打,殺雞儆猴;能不打便死也不打,化敵為友。換句話說,不是死敵,就是朋友;不做朋友,就是死敵。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人武功再高,那也隻是一個人,一個人就算做了皇帝,那又有什麼意思?朝廷阻止不了武功高的強者出現,卻可以阻止某些強者爭得民心,可以槍打出頭鳥。如果強者不甘隻做強者,不就是另一個呂布嗎?可就算像呂布那樣強大的武功又能如何?曆史已經證明過。再加一個項羽都沒用。就算開始能百戰百勝,能千戰千勝嗎?能萬戰萬勝嗎?打來打去,殺得血流成河,隻要一敗,能有什麼好下場。若隻知憑武力打天下,再強也隻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