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聽說耶律賢和燕燕為了救自己的性命,竟是用太子隆緒的肉做了藥引,心中也是愧疚萬分,終於再不肯如先前般糟蹋自己的身子;隻是自從得知觀音奴是個女孩子,心中便有了三分不喜,待見到她放佛與自己一個模子刻了出來,眼角眉梢竟是半點耶律隆的影子也沒有,每日便抱著她長籲短歎,幽怨不已,又見隆緒每日哭著鬧著隻要往自己的帳中跑,對隆緒的喜愛之情竟還勝過了對自己的女兒。
誰知雖然小花不喜觀音奴,眾人見小公主粉雕玉琢,明媚可愛,竟是個萬人不及的小美娃娃,上至皇上皇後,下至侍女乳娘,個個視如掌上明珠,寶貝得不得了,雖並非遼皇親生的公主,那小心嗬護處,竟比皇後的兩個兒子還強些。耶律賢無事便要去到小花帳裏,除了看望小花,便是抱著觀音奴逗她玩耍。隆緒自從見了觀音奴,哪裏還舍得回自己的帳裏睡覺,每日跟在觀音奴的乳娘身後,一口一個,脆生生地喚道:“觀音奴,觀音奴,隆緒和你玩。”
又過了一月,小花的身子便已徹底好了起來。耶律賢見了,正要領著大軍回上京去,忽聽侍女來報,說是小花打理了行裝,想要帶著觀音奴離了遼營,回昆侖山找地府鬼佬去了。耶律賢急忙來到小花的帳中,卻見燕燕正站在小花身旁,苦口婆心地勸說道:“小花,你又任性了。你如今身子才剛剛好,觀音奴又還這麼小,你一個弱女子帶著她四處闖蕩,不是平白無故給自己找罪受嗎?就算你自己不怕挨苦,好歹也為女兒想一想,若是她路上有個好歹,不是枉費你千辛萬苦生她一場。”
小花看了一眼繈褓中的女兒,搖頭道:“燕燕,這孩子身負血海深仇,此生怕是也享不了什麼福,早吃些苦便能早些習慣。若是能像隆哥哥,是個練武的奇才倒還罷了;若是像了我,便要笨鳥先飛,越早和她大師伯學藝越好。我一個人在外慣了,又有毒藥防身,你們不用為我擔心。”
燕燕歎了口氣,一把將小花按在榻上,說道:“小花,你心裏隻有一個耶律隆,可曾為這個孩子想一想?固然她一生別無選擇,隻能為自己的父親報仇雪恨,但你總不能讓一個還在吃奶的孩子去手刃仇人吧。你看觀音奴生的這般美麗可愛,若是耶律隆在世,還不寶貝地什麼似的,定不會讓你如此對她。”
小花聽了,眼淚滾滾而下,泣道:“若是隆哥哥還活著,他願意怎麼疼就怎麼疼。隻是他既然自己走了,把孩子扔給了我一個,就說不得了。如果觀音奴不能為她爹爹報仇,還不如今日就死了!”
燕燕怒道:“小花,你這說的是什麼話,你還是個做娘親的人嗎?不要說耶律隆,便是我也看不下去。你若堅持要走,你自己走,孩子給我留下,你既不配做她的母親,就讓我來做她的母親。你放心,她跟在我身邊,不知比跟在你身邊強過多少倍。”
小花呆了一呆,低頭好好想了想,方才說道:“燕燕,你說的也未嚐沒有道理。觀音奴這麼小,又是個女孩子,要等她報仇還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既然你肯幫我照料她,我就把她交給你了。我一個人回昆侖山去,這次無論如何也要練好武功,你們都不舍得她,這仇我就隻有自己報了。”
燕燕搖頭苦笑,隆緒見小花要走,緊緊抓了她的衣襟,大哭道:“姨姨不走,觀音奴不走。”
耶律賢見了,大步走上前去,皺眉道:“小花,就憑你一人之力,想砍下趙光義的人頭,豈不是癡人說夢。便是耶律隆,也不敢說能輕而易舉便從萬軍之中取下他的首級。而他的武功,隻怕你再練個二十年,也追不上他。你好好呆在大遼,這報仇之事,還是讓朕來幫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