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與異性的辦事之道(2 / 3)

坦然、大方、正氣凜然、進退有度、言行有分寸,不單獨去異性房間,不單獨與異性相處,就可避免很多麻煩。特別是女性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對異性的挑逗及非禮要求,要委婉但明確地表示拒絕並設法找借口避開,必要時應采取斷然的措施。當男性在糾纏女性時,一般說來總有或多或少的顧慮。他自然擔心事情敗露,會影響到他的聲譽。問題是男人一時情緒衝動,早將事情後果置之度外。因此,聰明的女子此時便必須將此後果向對方明言,給他一個威脅,從而促使他收回原意。有位女子其丈夫是海員,長期漂泊在外,孤獨和寂寞陪她度日。她報考了夜大。第一次上課,發現丈夫中學時的一位同學也坐在教室裏。此同學與丈夫相處不錯,因此跟他自然親近起來。沒料到這位同學卻暗暗打起她主意來。女子覺察到這位同學的不良動機。她十分嚴肅地對他說:“俗話說,‘朋友之妻不可欺’。你是我丈夫的朋友,他平時對你那麼好,要是我告訴我丈夫,不知他會對你怎麼樣啊?”

同學一聽,大驚失色:“你可……可千萬別這樣!”於是她輕鬆化解了異性的糾纏。四、如何準確地揣摩異性心理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弄不好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在和異性交往中應該注意察言觀色。

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值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是察言觀色所追求的頂級技藝。言辭能透露一個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讓我們窺測他人內心,衣著、坐姿、手勢也會在毫無知覺之中出賣它們的主人。言談能告訴你一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及至流露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麼看一個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注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觀人於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察言觀色要善於捕捉“弦外之音”。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很有意思:有個窮人患病,病情漸漸沉重,醫生說他沒有希望了。病人禱告眾神,說如果能病好下床的話,一定設百牛祭,送禮還願。他妻子正站在旁邊,聽他這麼說,便問道:“你從哪兒弄這筆錢來還願呀?”他回答說:“你以為神讓我病好下床,是為了向我要這些東西嗎?”這故事是說,實際上不想做的事情,人們倒最容易答應下來,人有時候心口不一。由此看來,察言是很有學問的技巧。人內心的思想,有時會不知不覺在口頭上流露出來,因此,與別人交談時,隻要我們留心,就可以從談話中深知別人的內心世界。根據對方的話題來判斷對方的心理。人們常常將情緒從一個話題裏不自覺地呈現出來。話題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狀況,從這裏能獲得很多的信息。

與中年婦女交談時,她們的話題多是她們自己,因為她們覺得自己才是她們最大的關心對象。有時也談論丈夫或孩子,那是她們把丈夫或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化身,談論他們也等於在談論自己。對於這樣的中年婦女,你要作為一個傾聽者的形象出現,承認她們是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

在年輕小夥子的世界裏,他們最愛談論的話題是車子。關於車子的雜誌也跟音樂、足球雜誌一樣暢銷。小夥子的話題幾乎都涉及與車子的品牌、行程距離、速度等有關的話題,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暫時買不起車。其實,他們那麼熱衷於車的話題,無非在表示自己將來有能力購車,或者是自己對這些懂得很多,這也是一種時髦的話題罷了,無非是顯示自己。因此,你要聚精會神地聽他們侃車,最好不要擺出討厭或不耐煩的臉孔,你的耐心就可以滿足他們。

臉上的表情是心靈天空上的雲彩。觀色是指觀察人的臉色,獲悉對方的情緒。這與靠看雲彩的變化推斷陰晴雨雪,是一個道理。

丈夫小A和妻子小B剛結婚時,感情很好,常常形影不離。可是,隨著生活的日漸平淡,彼此都熟悉了婚後的生活,再也沒什麼新鮮感了,卻常常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而吵架了。

起初小A和小B一有不滿,就互相爭吵,各不相讓,但吵過後,兩人堅持不了幾個小時又和好了。可是,隨著吵架次數的增加,這好像成了家常便飯了,小A和小B誰也不願再理睬對方,他們經曆了一個冷漠的階段。但這也不是辦法,小A和小B還要麵對家人和朋友,為了不讓別人看出來,他們逐漸過渡到有別人在場的時候,彼此顯得關係還不錯、很恩愛,而一旦隻有他們獨處時,家裏則靜悄悄的,互不打擾。漸漸地,沒人在的時候他們也開始說話了,但這並不是盡棄前嫌,隻是有時候有一些不得不說的話而已。隨著彼此間的不調和發展到極端時,不快樂的表情反而逐漸消失,他們的臉上反而呈現出一種微笑,態度上也顯得謙卑又親切。

一位經常辦理離婚案的法官說,當夫婦間任何一方表現出這種態度時,就表明夫妻關係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

人類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這種微妙常會從表情裏流露出來。倘若遇到高興的事情,臉頰的肌肉會鬆弛,一旦遇到悲哀的狀況,也自然會淚流滿麵。不過,也有些人不願意將這些內心活動讓別人看出來,單從表麵上看,就會讓人判斷失誤。比如,在一次洽談會上,對方笑嘻嘻地完全是一副滿意的表情,使人很安心地覺得交涉成功了,“我明白了,你說得很有道理,這次我一定考慮考慮。”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以失敗而告終。

由此看來,我們不能隻簡單地從表情上判斷對方的真實情感。

第三節?怎樣與異性共事

在社交活動中,能適時地提供一個恰當的台階,使人免丟麵子,是圓場的一大原則。然而,台階怎麼個給法,圓場應該怎麼打,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很清楚,特別在異性之間的尷尬。在這種情況下調侃自嘲,低調退出,自找台階不失為一良策。

如果下不了台的事因自己不慎而生,隻有自己承受了。一群20年後相見的老同學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因而說話遮攔便少一些。但女同學不久前丈夫因病去世,男同學並不知道,因而在玩笑中毫無顧忌地提及其丈夫。另一同學知情,便忙阻止,但那個男同學不知其詳,玩笑開得更為厲害。阻止的同學隻得說出實情,這個男同學可謂無地自容,非常尷尬。不過他迅速回過神,先是在自己臉上打了一下,之後調侃地說:“你看我這嘴,幾十年過去了,還和當學生時一樣沒有把門的,不知高低深淺,隻知道胡說八道。該打嘴!該打嘴!”女同學見狀,雖有說不出的苦澀,但仍大度地原諒了老同學的唐突,苦笑著說:“不知者不為怪,事情過去很久了,現在可以不提它了。”

一旦因自己失誤而造成不好下台,最聰明的辦法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像上麵的無意中觸人隱痛的男同學那樣,用調侃自嘲之法,低調退出,便容易輕鬆地找到可下的台階。

誰都有可能碰上難下台階的情境,但隻要能多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也並不是太難的事。要給自己找個台階,所有的好方法有一個共同點:都要在窘境中及時調整思路,選擇一個巧妙的角度,改變眼前的被動局麵,想方設法爭取主動。

在關鍵的時刻,指鹿為馬,巧妙解釋,以化解矛盾更可見一個人的敏捷靈活。

有時某種行為在特定場合中雖有著特定意義,但圓場者為了化解,卻巧妙地解釋為另一種意義。戈爾巴喬夫偕夫人賴莎訪問美國時,在赴白宮出席裏根送別宴會途中,他在鬧市突然下車和行人握手問好。蘇聯保安人員急忙衝下車,圍上前去,喝令站在戈爾巴喬夫身邊的美國人把手從口袋裏抽出來。他怕行人口袋裏有武器,行人一時不知所措。這時,身後的賴莎十分機智,立即出來打圓場,她向周圍的美國人解釋說,保安人員的意思是要人們把手伸出來,跟他丈夫握手。頓時,氣氛變熱烈了,人們親切地同戈爾巴喬夫握手致意。這裏,賴莎機巧應變,妙打圓場緩解了當時尷尬的場麵。

在現代大都市中居不易,而異性合租更不容易。前一段時間,上海灘白領公寓出現了新鮮事,異性合租成為一大風氣。友人認為有緣就成一家,男女搭配住著有味。他們追尋新同居時代的風尚。但是“異性合租”的一族酸甜苦辣、是是非非也不少,有人認為無性同居是一個年輕人的童話,異性合租房隻有混亂,這是非常男女之非常行為。到底異性合租是前衛還是玩火?異性合租“太過分”嗎?這還需要仔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