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後想了一下,“臣妾最有印象的是成親王府的柔安郡主,柔安的年紀也合適。隻是,王叔就這一個嫡孫女,怕是不會答應,且遠嫁西辰國也著實委屈柔安。”
“柔安不行!”景文帝斷然拒絕,“朕繼位之初,國事艱難,成親王叔助朕良多,朕不能負王叔!皇後再想想。”
景文帝說完就離開了坤寧宮。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王皇後與朱嬤嬤、寄春、寄夏、寄秋、寄冬一起,把宗室的所有人家都列了出來,但凡家中有適齡未嫁女的都逐個摸排。
最後,還真讓王皇後尋到一家合適的,就是景文帝的爺爺的堂兄那一脈,先祖時曾被封為順親王,先帝時因犯錯由親王降為了郡王,也就是如今的順郡王府。
在朝堂上,順郡王府早已被邊緣化,空有爵位,既無官職,更無實權。但是順郡王喜好女色,養了七、八名妾室,庶子庶女就有十多個。
“朱嬤嬤,你去仔細打探一下順郡王府的情況。”王皇後吩咐了一聲。
有了王皇後的授意,朱嬤嬤不僅動用了自己在宮裏宮外經營多年的渠道,還用了王皇後的一些人脈,不遺餘力地收集順郡王府的消息,將順郡王府的情況查得八九不離十。
然後,王皇後拿著朱嬤嬤調查得來的東西去同景文帝商量,“皇上,臣妾讓人仔細查探了一番,順郡王府倒是有一庶女,今年十七,年紀正好。”
“哦?”景文帝放下手中奏折,看向王皇後。於是,王皇後把朱嬤嬤打聽到的說了一遍。
被王皇後看上的這名順郡王府庶女名叫夏曼,生母是順郡王妃的陪嫁丫鬟。順郡王妃在懷了身孕之後,將身邊這名大丫鬟開了臉,抬為姨娘,讓她去服侍郡王,然後生下夏曼。
夏曼兩歲時,生母病逝,她被抱進了順郡王妃的院子,所以自小養在郡王妃的膝下。郡王妃雖然不苛待她,但對她也沒有太多的好臉色。
夏曼原本訂過一門親事,未婚夫是京安書院山長的嫡幼子。但不幸的是,在去年的寒冬中,她那未婚夫不慎染上風寒,後又患上肺癆,不治身亡,這門親事也就作罷!
但是在未婚夫去世之後,卻有了一些流言,說她八字不好,命裏克夫。夏曼也被流言耽擱,至今未尋到合適的人家,未再定親。
“皇上,臣妾認真思量,這門親事再合適不過。雖說是庶女,西辰國未必會同意,但皇上可以將她認作義女,封為公主,再許給西辰國一些好處,想必也是成的。”
聽王皇後這麼一說,景文帝覺得似乎還不錯,便在第二日由王皇後出麵,將順郡王妃和夏曼一起召進了宮。
大約是養在順郡王妃膝下的原因,夏曼看著倒也端莊大氣,頗有幾分嫡女氣度。王皇後問了些話,她也能對答如流,一直在簾子後麵看的景文帝頻頻點頭。
於是,待順郡王妃帶著夏曼離宮之後的第三日,宮中傳出消息,二公主夏北荷突發急症不治身亡。
同時,順郡王府傳出消息,庶女夏曼自小養在郡王妃膝下,溫良恭儉孝順,深得郡王妃喜愛,記為嫡女。
接著,景文帝下了一道旨意,順郡王嫡女夏曼嫻靜淑雅,芳華天成,特封為慎敏公主,許嫁西辰國二皇子西門律,代替景朝前往西辰國和親。
西門律突然聽說二公主夏北荷暴斃,原本就不信,心中也有氣。
但是,景文帝不僅重新許了他一位公主,還額外給了西辰國不少好處——五千石糧食,各類作物種子若幹,鐵器、瓷器、兵器、甲胄若幹,而這些東西在許嫁夏北荷時是沒有的。
見雖然換了一個公主,卻得到更多的實惠和好處,西門律代表西辰國也歡天喜地接受了。
和親的日子依然不變,嫁妝就是原先準備的那些,除了額外增添景文帝承諾給西辰國的東西,別的也不用了。
十月十八,慎敏公主夏曼在儀仗的護送下,踏上了前往西辰國的和親之路。
這一日,夏北荷在靜心齋中被迫飲下一杯鳩酒,倒地身亡。曾經貼身伺候她的黃嬤嬤、秀香、秀珠,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死於慎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