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德爾斐考古遺址
希臘
阿波羅神所說的希臘聖地德爾斐,即翁法勒遺址,是“世界中心”。
與它壯麗的自然景色和充滿宗教含義相符合的是,早在公元前6世紀,
它就已經成為宗教的中心和古希臘世界統一的象征。
德爾斐是希臘
古城,位於科林斯
灣北岸福基斯的帕
爾納蘇斯山南麓,
因居住在這一地區
的德爾斐族人而得
名。這裏是古希臘
時期供奉太陽神阿
波羅的聖地,在希
臘人的心中,這裏
是全世界的中心,
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自公元590年起,這裏就成為皮提翁運動會的舉行
地,來自希臘各地的選手在這裏進行傳統的比賽項目同時舉行盛大的慶
典活動,向阿波羅神廟敬供禮物。
神諭是古代希臘的一種迷信活動,由女祭司代神傳諭,解答疑難者
的叩問。根據希臘神話,主神宙斯為了確定世界的中心,從地球的兩極
放出兩隻神鷹,使之相向飛行,其相會之處,就是被稱為“歐姆法洛
斯”的世界中心。如今,放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內殿裏的一塊卵形石,
就是這一傳說中的神物,是當地最古老的崇拜物,也是德爾斐神諭的起
源。傳布神諭的女祭祀被稱為“皮提亞”,傳布神諭時,她就進入具有
阿波羅金製塑像和卵形石的阿波羅神廟內殿,在一隻設在深坑上麵的三角金鼎
上就座,然後從聖泉中掬飲聖水,口嚼月桂的樹葉,手搖月桂的樹
枝,加上從深坑上升的氣體的“感應”,逐漸進入失神狀態。她披頭散
發,口吐白沫,在歇斯底裏之中,發出一些含義不清、模棱兩可的語
句。這些語句由僧侶記錄下來,即稱神諭。在希臘,發布神諭的地方有
許多處,而德爾斐的阿波羅神諭最為有名。自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4
世紀的1100年內,德爾斐神諭釋解個人禍福,還對城邦的重大問題做
出決議,對這一期間的希臘宗教、經濟與政治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德爾
斐也因之名聲遠揚,逐漸成了各地人們朝聖的勝地與各界人士聚會的名
城。到公元前3世紀,成為希臘全國文化與藝術中心。後至羅馬統治希
臘時期,這種求神問卜之事逐漸減少。羅馬將軍蘇拉(公元前138~前
78年)為籌措經費征用了阿波羅神廟的珍寶庫,皇帝尼祿(公元37~
68年)從廟中搬走了500座青銅塑像。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布,神諭
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到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以基督教的名義,
最後封閉了神廟,禁止神諭活動。德爾斐也最終淪為廢墟。
1892年法國考古學家開始在遺址上進行發掘,發現院牆內的聖地麵積
達1.67萬平方米,三麵為德爾斐城所圍繞,東南是入口處。聖地庭院內,
有許多由各城邦與私人樹立的頌揚神諭聖跡的紀念碑,並有約20多所由各
城邦建立的藏珍庫。阿波羅神廟居聖地中心,略呈方形,四周是牆。神廟
區東南部的大門,有“之”字形大路通往阿波羅神廟和露天劇場。這條被
稱為“聖路”的路,兩旁有希臘各邦為供神而建的“禮物庫”、祭壇、柱
廊、紀念碑等。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中間屢遭摧毀,公元前
370~前330年是最後一次重建。廟長60米,寬25米,東西兩端各有6柱,
南北則分別有15根柱子,全是由石料精製而成。在神廟和各個禮物庫中,
有許多質地不同的雕像,其中以戰車禦者的銅像最為精美,是早期的古典
雕刻傑作。現在石柱參差,牆垣猶存,尚能勾畫出盛時的宏偉輪廓。殘餘
的神廟建築與紀念碑遺跡,都是當年希臘各地的藝術家的傑作,是研究古
希臘藝術的巨大寶庫。除了神廟與有關建築物及紀念碑林外,還有一處劇
院,一處運動場。在古城遺址上,原建有卡斯特裏新村,後來為了便於考
古發掘,新村在附近另外覓地重建,並恢複德爾斐的舊稱。
很難想象,作為公元前4世紀遺物的露天劇場,現在仍能使用。今
天的希臘人仍在這裏演出當年創作的戲劇。同時,希臘人也常在這裏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