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的,肯定是失戀了,被人給甩了,然後跳樓了。”黃宇說。
“你天天想什麼呢?弄不弄就跳樓,不就是失戀了嘛。有那麼嚴重嗎?”剛才那個男生說。
“那是因為你太單純,你跟女生交往過嗎?你了解女生嗎?”黃宇一臉自豪地說。一副我就是研究女性的專家。殊不知現在的專家一般都是“磚家”而已。
“他就是知道,女生與男生的區別就是多一點與少一點的區別。”另一個男生笑道。
“靠!去你的。”
“安靜點,有什麼好說的?上自習!”這時老班大聲地說道。
老班聲音一出,全班立刻安靜了下來。下課後同學們依舊在討論那個女孩到底為什麼會從樓上摔下來?現在又怎麼樣了?……
第二天,有同學帶回這樣一條消息:那個女孩從樓上摔了下來,死了。老師說她是從樓梯上摔下來的,其實是跳樓,就是在他們班的那座女寢室樓。而後有女生說她們今天早上在樓下見到了血印,出事的女生就是她們那一層樓的。有人還說他同學在醫院裏見到那個女孩,據說她死在了醫院。
有的同學一聽連連歎息,還有同學知道更詳細的情況,說那個女孩是xx班的前幾名,因為考試沒有考好,跳樓前還留了紙條,說了一些什麼對不起老師,辜負了家長期望的話。
有的同學一聽又開始罵起現在的教育,罵完後又做起自己的作業來。而有的同學則感歎自己處於這種教育體製下無力反抗甚是無奈------
淩夏心中也有種說不出的苦澀,這即是教育的問題,也是個人問題,亦是家長和老師的問題,同樣也是社會的問題。近年來人們熱論為什麼本土教育培養不出世界頂尖的人才?有人批評當今中國式的教育就像是流水線工廠一樣,學生就像產品一樣,被一個摸子刻出來後輸向個個市場。認真思考一下,這也不是無道理的。對教育體製而言不尊重學生興趣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是不尊重人性的獨裁者。當學習變成了逼迫,那厭惡的情緒也將隨之產生。
傍晚,淩夏獨自走在校園的小路上,聽著別人議論那個女生,有批判、有歎息、有冷漠……
淩夏輕歎一聲,望著飄落的黃葉,心中感歎: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落葉般飄零。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本該去享受的青春年華卻布滿了塵埃,還沒有經曆人生的繁華就選擇了凋零,選擇了黯然落幕,這是為何?如此的輕視生命!或許是她經曆的太多,心裏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而對她來說唯有一死才能夠解脫吧!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又何在呢?讓自己的生命凋零就隻是為讓麻木的我們感歎惋惜?也許是吧!這樣的她的生命也算是有了關注。是的,我們的確關注了,也僅僅是關注而已,卻忽視了某些東西,或許是習慣了生命凋零。也沒了精力去深究下去,或者聽多了,見多了悲劇,我們已經麻木了,也懶得去深究下去,因為就是找到了原因,那又如何?現實,是個多麼重的字眼啊!有能力的人造就現實,沒能力的人生活在現實裏。
她是可悲的,仔細想來她還不如這一片片落葉。她沒有像葉一樣綻放出自己的美好年華,卻像葉一樣隨風飄零,然後塵歸塵,土歸土,在這世界所留的一切也將隨風逝去。
也許我也該離開了,淩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