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溫瑞安

別名:

舒俠舞,溫涼玉

國籍: 馬來西亞

出生地:

馬來西亞霹靂州

出生日期:

1954年1月1日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台灣大學

代表作品:

《布衣神相》,《四大名捕》,《驚豔一槍》

祖籍: 廣東梅縣

目錄

人物簡介

初入江湖

一代奇才

不幸蒙冤

力斬群雄

陳墨評論溫瑞安(節選)

作品目錄

溫瑞安武俠作品創作年表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展開 人物簡介

初入江湖

一代奇才

不幸蒙冤

力斬群雄

陳墨評論溫瑞安(節選)

作品目錄

溫瑞安武俠作品創作年表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展開 溫瑞安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縣。港台武俠小說大師,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1]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編輯本段初入江湖

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

一九五九年尚未入學,已開始念遍家藏書,寫第一部以少量文字作為說明的連環圖故事《三隻驢子》。嚐試用所知的少量文字寫信、作文、日記。

辦天狼星詩社及十大分社

一九六一年小學一年級。因怕生,抵死不肯上課,故由姊姊陪同上學,並要其姊留在課室外不去,足有一年半。年來未交一友,未離開過課堂一步,得全班第一名,七科平均九十九分,極得教師疼愛,曾罰站一次,已引為奇恥大辱,畢生難忘。至次年始性情大變。在班上極其活躍,成為班上的鋒頭人物。

一九六三年當選級長及全校模範生。開始以班上同學為正邪人物,撰寫自繪插畫的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致使全校高低年班同學爭相傳聞:看自己如何下場。次年開始每天講述武俠長篇《血河車》等故事,有過一口氣講八小時而放學後又講八小時之紀錄。同年,第一首詩發表於香港《世界兒童》,詩名《月亮》,八行,由溫執筆,結義兄弟廖雁平出資(郵費)投稿,故發表時寫名兩人。編輯本段一代奇才

一九六五至六六年正式建立「剛擊道集團」,兼修文武。在各種兒童、少年刊物雜誌上發表作品無數。辦校內、校外文藝活動極頻。升初中一,轉校至中華中學,在功課壓力沉重之餘,創辦日後足足辦了十三年的《綠洲期刊》。並正式在馬來西亞極具份量的文藝刊物《學生周報》上頻密發表作品。

一九六八至七零年以初二之齡,在校際辯論賽中擊敗高中三年班對手,並協助高年班同學執編《華中月刊》。得班上導師黃因明支持,及兄長溫任平勉勵下,兩年內舉辦活動無數,推動各類文藝風氣。寫成長篇文藝愛情小說:《偶然》。

溫瑞安和母親共度中秋

一九七一至七二年華文學校停辦高中課程,考上高中,轉至巫、英文為主、各族子弟共處的綜合中學,在學校力爭開授華文課程。其時開始在新馬文壇重要文學刊物《蕉風》及《學報》頻密發表作品,專攻現代詩、純散文及新批評,並開始為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同年舉辦《月光會》、《滿天星鬥》大會等。開始矢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同年,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聯袂十六年。開始在台灣《中國時報》、《現代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各詩刊發表作品,並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武俠小說。

一九七三年正式創辦天狼星詩社,一年內擴充成十大分社,鎮日奔波於聯絡組合,推動文學風氣,但仍不忘寫作,(逾萬字純散文《龍哭千裏》及小說《鑿痕》和逾一千四百行的長詩《圖騰》四部曲等),習武(舉辦武術比賽)。在台灣《中外文學》、《幼獅文藝》、《中華文藝》等刊物密集發表作品,以詩及散文為主。年底赴台深造。出版第一部個人詩集:《將軍令》。在台舉辦五方文學座談會,半工半讀,並為籌錢辦《天狼星詩刊》而寫武俠小說(《四大名捕會京師》便是當時作品)。編輯本段不幸蒙冤

一九七六至一九八零年於福隆大聚創辦神州詩社,以“發揚民族精神,複興中華文化”為己任。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五日深夜與方娥真遭扣押解在軍法處監獄後遭遣送出境。

溫瑞安

一九八一年溫、方二人蒙上這種不白之冤,使得在新馬老家也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無法久留,從此開始逃亡的顛沛歲月、苦不堪言。年中,逃亡達香港,適逢港府收緊移民政策,數度申請,皆告失敗,赴台亦予嚴拒。年底,方終得以海外雇員身份留港。溫依然飄泊流浪,溫氏武俠《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已在明報日報、明報晚報連載發表並出書。編輯本段力斬群雄

一九八三年下半年,亞視招攬溫氏為創作經理。年底,幾經波折,屢遭突變,終於批準來港居留。同年開始在無線電視附屬機構博益出版社出書,武俠作品亦終在台由萬盛重印推出。作品《四大名捕會京師》及《神相李布衣》在亞洲電視開拍。武俠作品及劇本屢為電影公司改編推出。

溫瑞安

[2]一九八五至八六年長篇小說在香港《東方日報》連載,並在同一報上連寫三個小說專欄。寫作量之全盛期,在新馬港台美加泰等地手上每月(周、日)有十八個專欄及連載撰寫。武俠係列開始在香港敦煌出版,並在台灣《時報周刊》連載。次年始,在武俠創作上始創“超新派”筆路,流風所及影響甚巨。

一九八七年成為香港作家協會及香港藝術家聯盟之會員。武俠小說譯成韓文於韓國報刊連載並出書。同年,武俠小說《殺了你好嗎》於台灣最暢銷報刊《聯合報》副刊連載,此為現代派武俠創作之一大始點。是年起《四大名捕會京師》等作品亦在中國大陸連續出版。

一九八八年台灣中視推出劇集《四大名捕會京師》。是年起之三年內,在台各大報刊刊登或連載作品,均為刊登頻密度最高者。並在台最大報刊之一的《中國時報》人間版長期連載武俠小說:《刀叢裏的詩》,及在《聯合報》繽紛版頻頻發表現代派武俠精品。年底,在港(自由人)台(皇冠)同時同步推山全麵創新的溫瑞安(超新派)武俠周刊,出版十二至十六集不等,引起熱烈反應。在港成立自成一派合作社。

一九九零至九八年致力發展大陸市場,大部分時間留駐大陸。最新著作《打老虎》、《捕老》、《猿猴月》於九七年中由香港皇冠出版社推出。不少新作仍在創作中。編輯本段陳墨評論溫瑞安(節選)

溫瑞安作品集

溫瑞安,原名溫涼玉,祖籍廣東梅縣,1954年元旦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1973年赴台灣深造,往來於台、馬之間,並在台灣闖出了自己的名聲。1980年被台灣當局以“涉嫌叛亂”的罪名與女友一起被捕入獄,其後飄泊一段時間,終於在香港紮下了根,至今仍居住香港,創“自成一派文藝創作推廣合作社”,事業興隆,以至於無暇成家。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金、梁及臥龍生等作家均已封筆,古龍等優秀作家逝世,溫瑞安成了“古龍之後,獨撐大局”(香港作家倪匡語)的作家。20世紀90年代以後,溫瑞安更是成了熱點中的熱點。有人說他可以與古龍相比,也有人說他甚至可以與金庸相比。對溫瑞安的極力稱讚和截然相反的貶斥,亦成了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武俠文壇上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無論是在香港、在台灣,在中國大陸,即使是在武俠小說已處於明顯的不景氣的時候,溫瑞安的書仍照樣暢銷於市。至1992年,溫瑞安出版的著作居然多達382部——這是一個令人難似置信的數字,而當時溫瑞安不過38歲!

溫瑞安的小說,中短篇較好,而長篇、超長篇則較差。甚至可以說,越短越好(如《試劍山莊》、《今之俠者》及《江湖閑話》等);而越長越差(如“神州奇俠”“少年名捕與大將軍”等)。溫瑞安的長篇小說及超長篇小說,雖不能說沒有完整的佳作(《逆水寒》、《刀叢裏的詩》就不錯),但大多是局部精彩而整體欠佳,有些不僅欠佳,而是“不佳”,乃至“太差”了。

溫瑞安的詩人氣的多變及散文氣的隨意,對他的長篇小說創作是有幫助(局部精彩、語言有特色),卻有負麵的影響,即不利於嚴謹的結構和布局。這不僅是一個才能的問題,而是性格與心態的問題:詩人氣的溫瑞安難免衝動太多、變化太快而使心氣浮躁。這對長篇小說的創作當然不利。更為不利的則是:溫瑞安自信過人、任性亦過人,當慣了老大,聽慣了掌聲,恐怕難有自省與自審的閑空,而亦少接受批評的準備,因而以他的才華,本可以克服某些缺陷而更上層樓,終於卻沒能如此,那隻能說是性格所致了。

除此之外,長篇小說的敘事結構及其完整性、創造性的問題,一直是中國文學史中的頭號難題,可以說是一個民族心理及思維習慣的問題。不僅俗文學是如此,純文學創作亦是如此。我們是“詩歌之國”,向來缺乏邏輯思維的傳統,以及理性建構的學術/藝術的傳統。因而一部分長篇尚停留在講故事的層次,而另一部分長篇則滿足於“講經”(即以“經”的思想作為小說的結構框架和情節發展的依據)。正因為此,金庸的小說結構之精妙才稱得上是一種奇跡,而溫瑞安缺乏結構意識及結構才能,反倒是很正常的了。不能不承認溫瑞安想象力豐富,而且才華橫溢。他的武俠小說創作,起點就高,雖說小說的結構總有些問題,但他的故事,卻仍有許多精美的典範。

下麵幾部作品值得推薦:①《四大名捕會京師》;②《四大名捕走龍蛇2碎夢刀》;③《四大名捕逆水寒》;④《殺楚》;⑤《方振眉·試劍山莊》;⑥《刀叢裏的詩》;⑦《今之俠者》;⑧《江湖閑話》;⑨《溫柔一刀》。

(——以上內容節取自陳墨《港台武俠小說五大家精品導讀》)

溫瑞安

編輯本段作品目錄

四大名捕係列

四大名捕係列

《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會京師》

《碎夢刀》

《大陣仗》

《開謝花》

《談亭會》

《骷髏畫》

《逆水寒》

《四大名捕鬥將軍》(《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少年無情》)

注:少年無情後更名少年無情外傳,並於2012年7月正式撰寫少年無情正傳

《四大名捕鬥僵屍》

《四大名捕打老虎》

《四大名捕戰天王》

神州奇俠係列

—正傳·神州奇俠—

《神州奇俠》

《劍氣長江》

《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

《英雄好漢》

《闖蕩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

《天下有雪》

—外傳·血河車—

《幽冥血河車》

《大宗師》

《逍遙遊》

《養生主》

《人世間》

—後傳·大俠傳奇—

《大俠傳奇》

—別傳·唐方一戰—

《俠少》

《唐方一戰》

—續傳·蜀中唐門—

《蜀中唐門》(等待中)

七大寇係列

《七大寇》

《淒慘的刀口》

《祭劍》

—將軍的劍法—

《戰將》 《闖將》

《悍將》 《鋒將》

《勇將》 《麻將》

《愛將》 《吹將》

《發將》 《福將》

《殺將》 《激將》

《將軍!》

遊俠納蘭係列

《遊俠納蘭故事》

《殺了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