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小城的附近有個大都市——武漢,當時武漢的人年均收入(不吃不喝不打電話不乘車後積攢下的收入)兩萬八千左右,孝感的人均月工資收入是一千二百元左右。老頭買的股票隨便一個漲跌5%就是盈虧一萬元,等於那些普通人幹半年活得到的錢!
那兩個年輕人走後,我就開始上電腦查幾個行情數據。有個三十多歲的婦女帶著小孩看電腦中的股票行情,她發現沒電腦用,於是過來問我看看什麼股什麼票,我給她點開後,發現那股票還在密集帶中等待,於是告訴她這樣的股票根據現在的大盤行情,現在應該是繼續等待,這個股票應該是個長線股,短期難見什麼明顯收入,如果已經買了就不要再買,如果跌破什麼位置就賣多少,如果沒買但想買的話,可以在什麼位置買多少。她告訴我:“是的,這個股票我已經買幾個月了,現在賺了10%,最高的時候賺了20%,可惜那時候我上班沒時間看行情。當時沒有賣,當初就是想著長線持有才聽我老公買的這個股票。”
根據行情顯示,我奇怪怎麼她隻賺10%,她告訴我價格,我複盤後發現之前隻有一天到過這個價格,是個衝高下跌反轉日行情的極高點位置附近,之後那股票開始了一段超過30%的猛烈主跌,後來才隨新一輪題材行情漲起來。我半開玩笑著說:“您的長線買入位置真是巧啊!剛好是個標準信號價格位!後麵行情我不知道具體會怎麼樣,反正這幾天大盤行情不好,雖然這個股票還很抗跌,最好少參與!”
我向她講解怎麼樣看大盤,講解大盤與個股的關係,講解怎麼樣尋找買賣點,但是明顯感覺她不喜歡聽,好象免費的東西質量都不可靠!我跟她說:“股票這個東西不是什麼人什麼時候都能做的,專業人做專業事,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您既然上班為主,那就把股票當個存錢的東西算了,反正每天漲跌您也參與不了交易,我建議您每隔一個月看一次,哪個月收盤最後漲了,您就加點倉,要是跌了,就不加倉。要是漲20%了就開始賣1/5到1/2,具體買賣多少就看當時市場大盤氛圍。您的股票從買入後下跌超過30%,我們算算,從70%資金回到原始本金,需要漲50%才可以,除非幾年後再遇到超級大牛市,一般短時間內不會隨便回到買入的價格!還好這次它有題材炒做推高了價格,但股票背後畢竟對應著一個公司,沒見過什麼公司不靠做生意賺錢,卻年年轉行賣題材賺錢。任何題材都隻是忽悠人的幌子,主力完成賺錢工具作用後,即使以後真的題材發生了也不會推高多少股價。因為誰能保證題材項目實施後真的能帶來多大經濟收入哩?壟斷行業始終都壟斷著,誰也不會主動放棄壟斷利潤降低競爭門檻歡迎別人參與市場分錢。沒有壟斷的行業裏麵,中國千千萬萬的人在製造激烈的競爭,經濟市場不會出現大家看著誰一家賺大錢,而大家能參與又不去參與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