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心中怒意,朱棣不斷發出軍令:“下令,分兩路軍馬,各一萬人,一路佯攻搶奪土木堡南十五裏水源,一路搶先前往土木堡紮營。”
“皇上,兩天前我們後軍被瓦剌追擊,你已經安排成國公朱勇領軍四萬前往救援,現在再分兵,我們中軍就隻有不到十萬人馬。”張輔的意思,其實是在抱怨朱祁鎮不諳兵法,四處分兵。
朱棣自然知道張輔的意思,隻是皺一皺眉細聲問道:“是朱能的後人嗎?”1
作者說
朱棣是知道朱勇的啦,永樂四年成國公朱能在征安南的路上染病去世,第二年朱勇就襲爵了,後來也作為年輕將領跟著朱棣北征過。但是他遠遠沒有他爹朱能牛就是了
“是的皇上。”
“令,成國公領兵撤回,不要管其他。”
“皇上這是?”
“分兵攔截後麵追兵,是兵家大忌,朱勇所率之軍已明知自己是棄子,哪裏還有生還的希望,四萬大軍就這樣推進火坑,可能也就這孫子能做得出來,張輔你就沒有勸諫嗎?”
朱祁鎮那人畜無害的麵容,卻配上了朱棣幾乎能殺人的目光,張輔不由得緊了緊手上的韁繩。
“是那王振的主意,大軍發號施令,都早已繞過了老臣。”張輔很無奈,自己是朝中武將勳貴之首,卻拿一個內侍沒有辦法。
“混賬,朕才離開了二十五年,這大明就如此烏煙瘴氣,朱高熾這小胖子誤我江山。”發完牢騷,朱棣還是著重了語氣道:“現在兩萬後軍早已身處死地,再派朱勇四萬大軍前往接應,如此添油戰術,就是用朱勇的四萬人換朕的逃跑時間,朱祁鎮能這樣做,但朕斷不能做此蠢事。”
傳令兵的快馬在皇帝的車駕前後飛奔,遠處傳來一陣陣軍馬調動的號角,王振的眉頭越加擰成一團,後麵緊隨的百官,也是有些莫名其妙,這一位天子今天是怎麼了,特別是那幾個巴結著王振的,都嗅到了一股不安的氣息。
經過這幾天的暴雨,天氣已經放晴,暴烈的陽光曬下來,讓人生疼,整條路上都是水分蒸發時候那種悶熱,讓人馬更加困乏。
王振一路上收授的千車財物,還有各種軍需輜重,帝王百官的儀仗行囊,而大量民夫在大同掉頭撤退的時候,因為王振嫌棄這些民夫拖慢了行軍速度,而遭到遣散。這時候裝載各種輜重的車輛,其實是由明軍士兵驅趕著牲口,或者直接以人力推拉前行。這樣的情形嚴重拖慢了大軍行進的速度,行至傍晚,居然還是離著土木堡有近三十裏的路程。
這一支彙集大明最精銳的軍隊,已經在這段時間,被折騰得快隻剩下行屍走肉,士氣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