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三歲了,便琢磨著應該讓她認識更多的事物。從新華書店買回一套精美的識圖卡,女兒見了可高興了。認著認著,問題就出現了。一張卡片上明明畫著一隻蜜蜂,可不知怎的,這細腿圓肚大腦袋的小東西在女兒的眼裏卻成了螞蟻。“這是蜜蜂,不是螞蟻。”我十分認真地告訴她。“噢,是蜜蜂。”女兒懂了似地重複了一句。
沒認幾張,女兒又欣喜地叫了起來:“又是蜜蜂!”怎麼?又有一張蜜蜂?我仔細一看,原來卡片上是隻螞蟻,細腿圓肚大腦袋,跟剛才那隻蜜蜂還真像,不過區別還是有的。於是我開導女兒:“這是螞蟻,不是蜜蜂。螞蟻的臉是黑的,沒有小翅膀,而蜜蜂的臉是白的,還有一對漂亮的小翅膀。”“噢!”她仿佛又懂了。
過了一會兒,我故意抽出蜜蜂和螞蟻給女兒辨認,結果她還是把它們混在了一起,無論我怎樣提醒她白臉和黑臉、有翅和無翅的區別,她都沒有記進腦子裏去。後來,她幹脆就不耐煩了。
雙休日,我牽著女兒的小手來到了小區公園。在草地上,女兒掙脫了我的手,歡快地奔跑開來。“女兒,快來看,小螞蟻。”我指著草叢中一隻正在搬運食物的螞蟻告訴她。女兒好象很害怕似地,站得遠遠的,但一雙大眼睛卻好奇地睜得溜圓。“不用怕的,小螞蟻很好玩的。”我把螞蟻輕輕地提起來放在手掌上,螞蟻立即向指端爬去。女兒見螞蟻在我手上,頓時膽壯了不少,她挨近我,忍不住伸出一個胖嘟嘟的小手指,飛速地碰了一下螞蟻。“爸爸,給我小螞蟻。”一會兒,女兒便消除了戒心,從我手上抓走了螞蟻。那螞蟻立即從她的小手掌爬到了手背上。“噫——,噫——。”女兒開心得直叫喚。
放跑螞蟻後,我們又在公園裏找了許久,終於在一朵蜀葵花上找到了一隻蜜蜂。女兒正要伸手去抓,我趕緊製止她,說:“蜜蜂有刺,不好抓的,待會兒會啊嗚痛。”機靈的女兒迅速縮回了小手。
晚上,當我又拿出識圖卡給女兒認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她已經能夠準確地識別蜜蜂和螞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