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首先是參加了京城地區的鄉試,直接那個解元的名頭,然後再在京城參加一次恩科,反正,有賈璉提供的大量食鹽以及金子借給馮寶去為皇帝賺錢,賈璉的皇帝徒弟直接頒旨開了一次恩科,賈璉再次拿到探花名次,然後就帶著小皇帝朱翊鈞離開了京師,直奔華山而去。
一路上,小皇帝興致勃勃的看著路上的民情和風光,賈璉也不厭其煩的為妻解釋一些小皇帝看不懂的事情。
小皇帝朱翊鈞越走越沉默,最終忍不住問起賈璉:“老師,現在年景不是不錯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賣兒賣女的?是不是朕這個皇帝當的不合格?”
賈璉把朱翊鈞拉倒自己的馬上,這些天,朱翊鈞已經學會了騎馬:“這便是朝廷政令隻是到了縣一級,再往下,就是靠著當地的氏族和士紳在管理了,說實話,大明開國以來,太祖皇帝立下種種刑法,但是,隨著太祖和成祖歸天,大明對地方的控製越來越力不從心,尤其是大明四海並不寧靜,自打土木堡之變後,四侇對我大明的懼意降低,屢次寇邊,東南又有倭寇之患,外加文人千裏為官之為財,各種苛捐雜稅開始冒頭,尤其是,世家大族吞並土地,這才有了,即使是豐年,百姓仍然賣兒賣女,要不然,早晚一家餓死。”
朱翊鈞眨著大眼睛看著自己的老師:“老師,你有辦法解決這些事情嗎?”
賈璉點點頭:“首先,國庫的有錢,然後,開科取士的士子,朝廷發放薪水,士子們也需要到各地府衙實習,也就是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你不想要一幫隻知道之乎者也的酸儒吧?”
朱翊鈞臉上一苦:“老師,那要不少錢吧?”
賈璉搖搖頭:“和你再次丈量全國土地尤其是耕地相比,那些瞞報的土地隻需一半就足以養活這些讀書人,而且,秀才不經縣一級衙門推薦,不得參加鄉試,舉人不經州府一級衙門推薦,不得參與會試,保舉人有連帶責任,還有,有了錢,你就可以取消士子名下免稅的土地,還有就是,把鹽價打壓下來,省的朝中大員和揚州那幫鹽耗子一起上下其手,貪汙鹽稅,另外,就是要攤丁入畝,日後隻收田地稅,不取人頭稅,這幾點,我之所以讓張居正和馮寶去幹,為的就是,這是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情,張居正還有十餘年年壽,馮寶最多也就是20年的陽壽,人死賬消,到時你再出麵收買人心就好。”
朱翊鈞心有餘悸的點點頭,當初賈璉提出這些事情交給張居正之後,張居正和死了爹一樣麵如死灰,賈璉讓朱翊鈞答應日後給張居正一個文儒的死後評價,張居正才勉強答應下來。
而馮寶那邊也沒好到哪裏去,好在對付太監,朱翊鈞手腕多得是,答應日後允許馮寶在自己兄弟那裏過繼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以後繼承完事後,朱翊鈞賞賜給馮寶的爵位,馮寶這才感激萬分的跪地磕頭效忠。
所以朱翊鈞別看如今才12歲,自己老師提出的事情,隻怕比商鞅變法更可怕,朱翊鈞慶幸自己老師是個護短的,這才護著不讓他這個皇帝插手改革的事情。
另外,賈璉讓馮寶暗中派遣東廠番子在河·南,山·東,陝·西三省收集孤兒八千名,全部安置在華陰·縣賈璉買下的五千畝莊園之中,賈璉自會讓小朱同學去領導這八千孤兒,把這八千孤兒訓練成皇帝日後的親軍。
這八千親軍,賈璉準備訓練成三千陷陣營,五千驍騎營。
這一點得到張居正和馮寶的權利讚同,畢竟,他們年事不小了,早晚要去見先帝,所以為皇帝培養日後的班底,也在張居正和馮寶的意見之下,甚至,張居正已經準備把自家小孫子和一些各地的讀書少年派往華陰,給賈璉當學生去!
就這樣,賈璉帶著小皇帝一路上走走停停,知道收到孔祥芸的信,賈璉才帶著小皇帝朱翊鈞來到華陰·縣自己的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