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次旋行三匝,誦步?撿`章(3 / 3)

#59次向上方:敦煌本作「四角畢,次向西北上方」。

#60次向下方:敦煌本作「次向東南下方」。

#61九壘土皇:敦煌本作「九土玉皇」。

#62兵寇:原作「兵疫」,據敦煌本改。

#63而說:敦煌本作「曰所說」三字。

#64疾疹:敦煌本作「災疾」,近是。

#65敦煌本無「燒香」二字。

#66發爐:敦煌本作「言曰」。

#67敦煌本無「次發爐」三字。

#68侍香金童傳言玉女:敦煌本作「侍香玉童侍香玉女」。

#69敦煌本無「次各稱法位」五字。

#70臣某:敦煌本作「王甲」。後文與此同例。

#71敦煌本無「太上老君」四字。

#72值:敦煌本作「落」。

#73至真:敦煌本作「上真」。

#74敦煌本「臣」字下有小字注文「之道胤德」。

#75敦煌本「身」字下有注文「後學者但雲」五字。

#76皈命:敦煌本作「軀命」。

#77災疾:敦煌本作「危災」。

#78或慮帝王受天禪祚:敦煌本作「誠由帝主受天福祚」。

#79未周:敦煌本作「不能」。

#80行無歌詠路致吞聲:敦煌本作「恩無歌詠,路有吞聲」。下文「故」字作「致」。

#81「監齋直事、侍香金童、散花玉女」 三句下,敦煌本均有「卅二人」三字。

#82有功勤者言功三官:敦煌本作「有勤謁功仙官,便起,東向三上香,咒曰」。無後文「次三撚上香」五字。

#83初撚上香:敦煌本作「燒香」。

#84臣今故立直二撚上香:敦煌本作「次又三撚香,咒曰:

臣今故燒香」。下文「三撚上香」同此例。

#85令臣速得仙道及九親姻族:原本作「令臣得仙道,友九種姻親。」據敦煌本改。

#86敦煌本此句作「開啟上香願念畢,東向九拜,言曰」。

#87敦煌本無「太上靈寶」四字。後文西方、北方等天尊名號,敦煌本亦無「太上靈寶」四字。

#88引咎自剋:原誤「引求自剋」,據敦煌本改。按後文中「引求自剋」句,均據此例改,不復出校。

#89「畢便解巾」四字據敦煌本補。

#90按敦煌本以下各節祈願詞,均有大段省略,僅保留歸命諸方天尊神人文句,其餘文字則省作「願如上法」。不復詳校。

#91「願畢」二字據敦煌本補。後文皆同此例。

#92上方無極太上靈寶天尊:敦煌本作「卅二天無極靈寶天尊」。

#93按敦煌本「次旋行三匝誦步虛靈章次復爐」等句,改作「十方願念禮謝都畢,當旋行三匝,繞香燈,囗誦步虛洞章竟,還東向,咒曰」。凡二十八字。

#94「日」字據敦煌本補。

#95周度:原作「用度」,據敦煌本改。

#96尺數:敦煌本作「丈數」。

#97「當」字據敦煌本補。按敦煌本與《道藏》 本文字異處較以上所列更多,不能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