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裏的第三天,曉萌早早就醒了,心中有了規劃就安定多了。草草的解決了早餐,把土豆拿出來放在不通風比較潮濕的地方,等今天從河邊回來時帶點河邊的沙土,據說,把土豆放在比較潮濕的沙土裏,這樣比較容易長芽。
像昨天一樣帶上水果刀和包包,拿上探路棍就出發了,今天想到河對岸去看看,也許河的那邊,資源會比較豐富一點。過河時,曉萌想著或許住處安排好了,應該考慮在河上架一個小木橋,這樣就不用一直淌水過河了,天冷的時候淌水會生病的,這裏可是沒有醫療保障的。心裏想著:曉萌加油!你可以搞定這一切的。
根據方向判斷,山坡應該在北麵,對岸的森林在南邊,這條河東西走向把山坡和森林分割開。繼續向南走,在河邊不遠處挑了一處看起來還不錯的位置,拿銷尖的樹棍在地上開挖,好吧,與其說是挖,還不如說是刨。等到刨的差不多了,就用扁平的石塊把坑裏的土推出去,來來回回好多次,終於弄出個約一米長寬,深半米的坑,再在裏麵插上幾根銷尖的木棍,不指望這東西能傷到,甚至弄死獵物,隻希望能讓掉進坑裏的獵物逃不了。隻是不知道這樣的簡陋陷阱是否能迷惑獵物。不管了,就這樣吧,弄點樹葉雜草等物薄薄的覆蓋在坑上,這就是簡單的陷阱了。如此反複的在旁邊的空地也弄出來一個陷阱,揉揉酸痛的肩膀,扭扭腰,看著兩個簡陋的陷阱,還是很欣慰的,現就這樣吧。
看看天空,太陽已經偏西了,應該是下午了吧!至於手機,昨晚已經被曉萌關機了,雖然還有兩塊電池,但是作為不可再生資源,能省則省,等到以後需要的時候再打開吧,手機了可是有很多穿越小說的,各種謀生手段,堪比一部生活百科全書。
想著昨天匆匆忙忙的,都沒有好好地看看果林,就去了果林。撿了一捧栗子生吃,就當午餐了。邊吃邊轉,原來還有野葡萄啊,才兩棵,但是它的藤子一隻手都握不住,看來有些年頭了。一串串的葡萄掛在藤子上,全摘下來的話,大概有二三百斤,可惜不能當糧食吃。不過現在基本上都還是青的,當水果零食都還要等段時間。繼續轉悠,咦?那是什麼,柚子麼?怎麼比籃球還要大。
有一個想法在腦海形成,也許可以把這個果子裏麵掏空,然後用來當儲水的容器,可以試一試。
這天下午帶著滿滿的收獲,抱著柚子回去,當天晚上就把果子掏空,第二天再找了細藤條編了個網兜,這樣把掏空的果殼兜在裏麵,就是一個簡易的儲水容器了,曉萌決定管這個叫水桶,當然這是臨時的,總有機會弄個真正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很忙,挖洞,找黏土燒陶,前後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看著被拓寬有六十多平米的山洞,就覺得很自豪,這是自己一人獨立完成的,很有成就感。山洞頂有2米多高,就像閣樓一樣,外側的頂其實是傾斜著的。還是以最初的山洞為基礎向左右各拓了兩間,麵向洞口,坐北朝南,東邊的兩間當柴房和倉庫,西邊兩間作為臥室,每個房間之間不是完全打通的,而是留了門,方便天冷的時候掛簾子。由於曉萌燒陶的時候是以整個山洞作為窯來燒的,所以房間布局時就留好了放置物品的閣子,不多,就三個,一個放貴重物品,一個留著放衣服,最後一個是專門放樹脂的。之前在樹林裏看到了這個樹脂,類似於鬆樹脂,是可以充當燈油點燈照明的,為此特地在燒陶時燒了幾個油燈碗和燈座,有了光,夜晚就不害怕了。此外房間實際考慮到水的問題,還在山洞兩邊各留了一個儲水缸,還有土炕,浴缸,放置果子零食的缸,以及地窖和灶台,這樣整個山洞裏除了土炕和灶台,其他的全是容器,看著好奇怪,但是曉萌覺得這些都是必要的。關於洞口,曉萌覺得還是築兩道牆為好,於是貼著洞口的邊沿向裏各築了一道長兩米,比自己稍高的土牆,上麵還留了豁口,以後可以掛簾子,從入口到臥室都掛上簾子,外麵的寒氣就難進來了,那麼冬天應該不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