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闡教、截教(1 / 2)

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商周戰爭全過程的主線,而所謂的闡教與截教這兩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明嘉靖時,明世宗曾賜給他所寵信的道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邵元節“闡教輔國”的玉印。可能是因為這一事件在當時影響太大了,所以《封神演義》的作者沿用了“闡教”這一名稱。“闡”有闡發、闡明之意。《易·係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韓康伯注:“闡,明也。”闡教跟截教大抵相當於我們某個時期劃分出的右派跟左派。我們知道,當時的政策是有出身論不唯出身論。但闡教的教主元始天尊認為根紅苗正才能幹革命,手下的玉虛十二上仙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所謂貴精而不貴多。相反,截教通天教主則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先進理念,摒棄狹隘的人本位思想,很是收了一些旁門的徒弟,所謂披毛帶角,濕生卵化之輩。這樣一來矛盾就出來了。我們知道闡是闡化,也即“立”,截是截取。也即“破”,先天矛盾跟後天矛盾不斷的積累積累,最後有一天爆發出來是很正常的。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人事結構

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大弟子老子,即太上老君,創立道教;二弟子元始天尊,創立闡教;三弟子通天教主,創立截教。我們要討論的就是元始天尊這一係的闡教。元始天尊,正宗的教主,印把子在手。元始座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計有玉虛十二門人。十二金仙中: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懼留孫,玉鼎真人,靈寶天尊.還有個與其並稱的雲中子(雲中子雖然實力與廣成子、赤精.子差不多但是沒有困在混元金鬥,也沒有後來廣成子等十二人在九曲黃河大陣中消了頂上三花和心中五氣,因此雲中子雖然實力強大,但不是十二金仙。)這樣算來已經有十三個人了,再算上玉虛本部常駐的南極仙翁,一共十四個。其中文殊廣法天尊後來成為文殊菩薩,普賢真人成為普賢菩薩,慈航道人成為觀音菩薩。這些人都是正牌的元始座下,另外的小的比如薑子牙之類的數目就不詳了。所以說闡教人數其實也不少,隻是種類比較單調而已。在第一代教主跟第二代十二門人之間,活躍著一個特殊人物,就是燃燈道人。老道實戰功夫不行,法寶隻有一個紫金缽盂,而且超被動。要等人家主動望上撞,恰似守株待兔裏那樹樁子。但封神演義裏的兔子顯然不多,是以這缽盂屬於典型的雞肋產品。除去法寶狼狽,燃燈輩分不低,可算作闡教副教主,十二門人都要尊他為首。他道行是比較高深的,法號燃燈,顧名思義,眼前果然有一盞燈。這琉璃燈的燈芯有一陣也跑了出去,找薑子牙的麻煩。物品如此了得,主人可想而知。所以大概真的要比十二門人高。後來入佛教成為燃燈上古佛,西遊記裏揭穿了無字真經的那位未出場人物。照理說,象這種苦守孤燈住在藏經閣上的,倘若不真是廢物,那麼一定非同小可。(比如天龍八部裏的掃地和尚)。這人特立獨行,自成一係,薑子牙要叫他老師,但他又要叫元始天尊老師,具體分輩偶實在頭疼,隻好把他單個刨開,算一代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