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有則故事,說一個江洋大盜,生前作惡多端,死後在地獄業火中苦苦掙紮,一天佛祖看到了,突然發現他生前也做過一件善事:在差點踩到一隻小蜘蛛時,突然動了惻隱之心,抬起了腳。於是,佛祖令這隻小蜘蛛垂下蛛絲到地獄,拉那大盜出來……
-------------------------------
“微臣不敢欺瞞皇上!這刺客柳不恕是經京中名捕抓捕歸案,大理寺主審,三司合驗過卷宗的,口供畫押,一應俱全,招認清楚,並無刑訊,一切按章辦事,陛下可以查驗。”大理寺丞跪著啟稟道。
顯然這解釋並未說服他的同僚們,有多話的臣子低聲議論起來,天下第一刺客,會是這麼個小女孩?
然而,這殿上最驚訝的人是柳青離。她看著金鑾寶座上的人,嘴都合不上了。
聽說皇上要見她時,她以為是朱祁鎮,那個她一度曾經極端怨恨,欲殺之而後快的男人——她的家破人亡,就是在他複辟後那一道聖旨下造成的。
而他對她更是不可能有什麼好感,緝捕令上的賞金一次比一次重,為了她的人頭。
可是現在,龍椅上赫然是一張不滿20歲的臉。
原來,那老頭子死了,這麼大的事,她竟然不知道。
突然覺得沒勁,他們彼此仇恨了這麼多年,到頭來,一方輕飄飄地就沒了,那仇恨好像也一拳打在棉花上,真是夠諷刺。
而更令人吃驚的是,那張不滿20歲的臉,是她昨晚才見過的。
朱……深,朱見深……
這兩個名字雖然相像,在道觀的時候,青離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他們聯係在一起的。
卻原來,那時,是當朝的太子,這時,是當朝的皇帝……
她還沒反過神來,小皇帝自高處下來了,往她身邊走去。
她看到,他手上是寒光閃閃的一把利劍。
“柳不恕!你毒如蛇蠍,狡如豺狼,殺人無數,難以抓捕,可也有今天麼?!看朕這就替天行道,賜你一死!”
說著,他拔劍用力一揮,激起朝臣一片“皇上!”的驚叫聲……
青離心裏一暈,難道這就是他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但她還來不及多想,那劍氣已經迎頭斬下。
縱然她現在已經不怕死,出於本能,還是閉上眼睛抬手去擋了一下。
手上一涼,然而並無痛楚,良久,她才敢把眼睛抬起一條細縫,去瞄發生了什麼。
劍鋒停在她手腕半寸處,現場鴉雀無聲。
“杜愛卿”,小皇帝看著大理寺丞,語氣冷冷地道,“天下第一刺客竟是不會半分武功的?”
大理寺丞一時冷汗直冒,在這種突發情況下,人若有武功,必定是藏不住的,也怪當時青離招認得太爽快,對案情本身又那麼熟悉,沒人想到要測測她的功夫,而在筆錄口供裏頭,明擺著有好幾個案子是文弱者完全實行不了的。
“你們要交差,好歹也抓個靠譜點的,拿朕當三歲小孩子嗎?!”
“皇上,委實冤枉,微臣可調用卷宗給聖上,其中細節,不是外……”
這倒黴的臣子還沒說完就被朱見深打斷了,“此事再議,今日朕早朝,是想宣布另一件事。”
看小皇帝那凝重的臉色,眾臣一下心裏都突然感到一震,直覺敏銳的人已經感到,那必然是在曆史上都可以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事情。
“前日趙禦史上疏,請為於謙一家雪冤,其實先帝在時,朕就聽說於卿冤枉”,他尚有童稚的聲音雖不洪亮,卻讓所有人的耳朵都立了起來,“胡成,宣旨吧。”
尖細的聲音在金殿上響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於卿實有社稷之功,而濫受無辜之慘。準依禦史言施行,為其昭雪。其子於冕原被遣戍龍門,赦免還家。案中所涉諸人,當詳加複查,準予平反……”
朝臣們開始麵麵相看,整個朝堂開始震蕩著一種表麵平靜的沸騰,大部分的人,平素雖有些碌碌營營,然而觸碰到最深處的良心,血仍未冷,不知誰第一個開口喊了一句“於謙於大人昭雪了!!”,立刻好像一塊石頭投入水中,蕩起圈圈漣漪,一波波通過侍衛、禁軍的口喊出去,一路響徹正陽門、奉天門、神武門,乃至紫禁城外,“聽見了嗎?於大人昭雪了——”,“於——大——人——昭——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