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講究自性,自修,自證。有了外物,或是別人的東西,就不是真的東西了。禪家主張在自性的世界裏,觀照自己的心靈世界,以期獲得一種超脫和自明。
有一天,釋迦牟尼給他的幾個弟子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商人娶了四個妻子:第一個妻子既伶俐又可愛,陪在他身邊,像影子一樣跟隨他;第二個妻子是他從外地搶來的,她格外美麗,讓人羨慕;第三個妻子整天打理他的日常瑣事,讓他不用為生活操心;第四個妻子是最忙的,但是他不知道她整天都在忙什麼,他幾乎忘記了她的存在。
商人要出遠門了,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要選一個妻子陪伴自己。
第一個妻子說:“我才不陪你呢,你自己去吧!”第二個妻子說:“是你把我搶來的,我又不是情願嫁給你的,我也不去!”第三個妻子說:“我不能忍受路途的風餐露宿之苦,所以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個妻子說:“無論你到哪裏我都會跟著你,因為你是我的主人。”商人感歎:“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我的第四個妻子好!”於是他就帶著第四個妻子開始了他的長途跋涉。
釋迦牟尼說:“你們明白了嗎?這四個妻子就是你們自己!”
第一個妻子指的是肉體,人死後肉體是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妻子是指金錢,許多人為了金錢辛勞了一輩子,死後卻不能帶走,無非是水中撈月;第三個妻子是指自己的妻子,生前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開的;第四個妻子是指個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卻永遠在乎你,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它永遠跟隨你。
人的肉體、所擁有的金錢以及親情關係,都是人們所需要精心維護的,但是終將會與人分離。隻有天性才會永遠與你相隨,伴你左右。因此,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貧窮還是富貴,我們都應當維護好自己的天性,永遠記得“我是誰,我將成為怎樣的人”。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不到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個月,又因耐不住寂寞還是下山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對他說:“你幹脆也不必信佛,脫去袈裟;也不必認真去做俗人,就在廟宇和塵世之間的涼亭那裏設一個去處,賣茶如何?”
這個還俗的人就討了個妻子,開了一家茶店,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老僧的指引很對,半路子的人隻能做半路子的事。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做符合自己本性的事,才是莫大的幸福。
有個刺客受人十兩銀子之托,前去刺殺六祖慧能禪師。可是慧能禪師早就預見到這個人要來了,於是在桌子上放了十兩銀子,然後靜坐在那裏,等待那個刺客。
慧能說道:“該來了吧?因果,畢竟是躲不掉的。”剛一說完,那個刺客便飛快地到了禪師麵前,明亮的刀放在了他的脖子上。慧能禪師沒有絲毫畏懼,反而把脖子向前一伸,說道:“桌上有紋銀十兩,請動手吧!”
刺客一怔,揮刀在慧能脖子上連砍三下,可是都像是砍在石頭上一樣,與刀鋒接觸的地方居然還有火花冒出。刺客被嚇得癱坐在地,刀也扔在了地上。
慧能大師合掌,悠悠地說:“正劍不行邪,邪劍不勝正,因果昭彰,分毫不誤。銀子你拿去,我的命還不能給你!”
刺客伏倒在禪師的腳下悔過,懇求六祖度他出家,以贖自己的罪過。六祖擺擺手:“你快走吧!不然弟子們知道了,必定不能輕饒於你!你我另有因緣,以後你改頭換麵再來,我自會收留你。快走!”
後來那個刺客剃發出家,千山萬水走了很多的路來拜見六祖,六祖哈哈大笑:“我就知道無論怎麼樣你都會來的,我已經等你很長時間了!”
刺客羞愧地說:“我因為心生慚愧,沒有麵目來見禪師,實在慚愧得很!”
六祖點點頭說:“修行可以減輕你的罪過,因果昭彰,慎勿放逸。”
看來,窮凶極惡的人也有善良的本性。
一陣旋風霧靄開,
千峰突出碧崔嵬。
驚猿怒鶴拋來久,
半夜山前喚得回。
——上方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