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怎樣才能成佛(1 / 1)

禪師講求解脫的學問,隻有返心內視,脫卻心中的枷鎖才能夠放下世間的一切負累、一切煩惱和一切辛苦,悠然於世間。

弟子問禪師:“師父,如何使身心清淨?”

禪師說:“有個人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說他眉頭泛光,當天就要變成富翁。於是他就直接走到別人的銀樓裏,當著別人的麵伸手就拿櫃子裏的金銀,被人抓住送進了衙門。縣太爺問他:‘你怎麼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別人錢財?’那個人回答道:‘我隻看見了錢,沒有看到別人呀!’”

禪師緊接著說道:“有禪心的人,眼睛裏看到的隻是塵埃!”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禪師厲聲喝道:“你外出雲遊,在廟宇與叢林之間奔走,可曾找到你的安身之處?如果隻會攀山涉水來來去去,那隻是白白踏破草鞋,等著閻王爺向你收草鞋錢吧!”

弟子又問:“怎樣才能成佛?”

禪師撫掌大笑:“好!意誌堅定的人,將踏破的草鞋扔掉,光著腳向前走,沒有了任何束縛,也就沒有了任何煩惱,不用為草鞋破了磨腳擔心,不用為了草鞋錢擔心;意誌不堅定的人,心裏掛念太多,憂慮太多,心都裝滿了,千門萬戶都封鎖了,還安什麼身,立什麼命!”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靈光一閃,頓悟了。

如此看來,真理屬於具有堅強意誌的人。

有一個參禪不久的僧人問廬山歸宗寺的智常禪師:“有沒有什麼方便的捷徑,讓我們這些學禪的人很快入門?”

智常禪師說:“有啊,就是觀音妙智力,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僧人很急切地問:“什麼是觀音妙智力?怎麼才能修成?”

智常禪師隨手拿過鼎蓋敲了三下,問:“你能聽到嗎?”

僧人老實回答:“能聽到。”

智常禪師說:“為什麼我聽不到呢?”

僧人迷惑了。半天說不出話來,明明有聲音,師父怎麼聽不到?

真正修行的人就應該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心無旁騖,才能專心致誌

文喜禪師,朝拜五台山。到達前,夜宿一茅屋,內住一老翁,文喜就問老翁道:“此間道場內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龍蛇混雜,凡聖交參。”

文喜問:“住眾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後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來,茅屋不見了,而見文殊騎獅子住在空中。文喜自悔有眼不識菩薩,空自錯過。文喜後來參訪仰山時開悟,因此就安心住下來擔任典座(煮飯)的工作。一天他從飯鍋蒸氣上又見文殊現身,便舉飯鏟打著,並說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亂我不得了。”

隻要保持心的清明,不管外界是佛是魔,都無法幹擾人的心智。

自喚一聲還自應,

知伊未是到家時。

如今門戶天然別,

未到家時也許伊。

——千岩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