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讓張紅給氣急了,把文德生也說了進去。她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尊老愛幼雖是美德,但倚老賣老就惹人討厭了,何況她說的句句是實情。
聽見文心的話,文德生差點沒被氣死,一隻手顫抖的指著文心,口裏連說著文心不孝。
而文慶福瞧文心居然敢頂撞他爹,從板車後麵抽出一根手碗粗的柴火棍便要往文心身上抽。
見狀文心跑得老快,一下就躲到了文喜福身後。
“二伯,我沒做錯,再有這樣的事情那魚我還是會送的,心兒不想二伯有事。”
文心說完兩眼淚汪汪的,十分倔強的望著文喜福。
看著因為幾條魚而恨不得打死她的父母,文心心裏徹底對原身的父母斷了念想,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文慶福和張紅那是狗永遠也改不了****。
看著文心文喜福心裏知道,這孩子是擔心他,深吸了一口氣對他爹說道:“爹,心兒也是擔心我,魚沒了還可以再捉的。”
話音剛落,文德生便跳了起來。“捉,拿什麼捉,那泉裏有毒蛇,誰下去捉。”說完看著文喜福越來越差的臉色,聲音也低了下來。
文喜福擺明護著文心,文德生又不願意再說話,魚的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隻有文心心裏清楚,爺爺是在心裏恨上她了。
此時文心心裏想著,要是實在過不下去了,她就遠離這裏,她就不信靠著空間還活不下去。
心裏計劃著進城後悄悄賣點魚和兔子,買些幹糧和種子放進空間裏。
沒過一會村長帶著眾人趕了過來,聽見文德生說完事情的經過,村裏有親戚在縣城的都願意為文家做擔保。
有親戚在縣城裏的人都上前詢問士兵,在給了一些好處後,士兵派人去通知了。沒多久士兵便過來說他們可以進城了,不過要當天出來。
“今天晚上縣城裏沒有親戚的人就必須出來,不能遊蕩在街上,被發現就是死路一條,到時你們可別說我沒給你們講清楚。”
士兵的臉色冷冷的,剛才文德生責怪文心的場景他都看得一清二楚。那魚是文心自己要送的又不是他逼的,不就是幾條魚嗎,至於嗎。
文德生知道他剛才舉動是得罪了這個士兵,低著頭忙帶著家人進城去了。
在文德生的思想中,農是永遠不能與官鬥的。
原身的記憶一直在小院和土地裏,從來沒有出過村的她也沒見過縣城,那十個銅板都是過年外婆給她的,存了好些年了。
雖是寒冷的冬天,街道上還是人來人往,買東西的人很多,賣東西的吆喝聲也很多。
文家人推著板車在文德生的帶領下直接去了一家醫館,看著不算熱鬧的醫館,文德生讓文慶福把文喜福背上跟他進去,叫劉英她們就在外麵守著板車上麵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