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段劍門.戰後(2 / 2)

劍門內一片悲痛當中,但是事情總還是要接著往下做下去。韓讓幾人來到劍門的密室中,他們經過商討後決定明日出發尋找‘槍門’,現在大家正在一起研究槍門的位置,閃爍的火光映著那把烏黑的長劍發亮。此劍無鞘,劍身上布滿奇異紋路,想必這就是開啟王陵的長劍了。密室中大家都沒有出聲,靜靜望著藏寶圖背後的文字,思索著。

“餘乘車之會三,兵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北至於孤竹、山戎、穢貉,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吳、越、巴、、不庾、雕題、黑齒”

“臨牂牁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

“這兩句話究竟是何意思?這老祖宗也折磨人了,直接講不就完了嗎?”蕭天看了半天實沒有看出個所以然來。

“我也想不明白,如果照樣所講上麵的地名如此之多,這究竟是什麼地方?”屈剛搖著頭,滿臉無奈說道。

韓讓也是滿頭霧水,雖然從小也學了不少詩詞文雨語,不過眼見這兩句話絞盡腦子也沒有一點映象來。倒是韓文似乎發現了什麼,他拿起圖紙來仔細的觀察一番,然後略有所悟的說道“這兩句話似乎有些異樣?”

眾人一聽滿臉疑惑的每人又把圖紙仔細看了一番“你是說,這兩句話所寫年份不一樣?”韓讓方才仔細觀察時發現,第一而據話雖然模仿第一句的字體,但文字的痕跡和那種年份感還是有些輕微區別。

“是的,不過我很奇怪怎麼會有這種差異,很顯然後麵這句是後來人加上去的。不過後麵的人為什麼加上這句呢?”大家方才被兩人的解釋頓時略有所悟的點點頭,不過很快又被這個疑問又帶入進去。

“韓上位可知道這兩句的出去?”屈剛眼見一時無法入手,便想從這方麵看看,但無奈自己又不懂得詩文,隻得開口問了。由於韓文剛剛發現文字的異樣,這時聽到屈剛的相問,大家不約而同的望向他希望他能講出個所以然來。

韓文感覺到大家的目光,站起身來來回的度著步,思索這幾話的出去“這第應該是出自《管子.小匡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所講,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在齊恒公治理下國力強盛,於是齊恒公發動具有曆史性的‘葵丘之會’,齊恒公向許多諸侯國發出了會盟的邀請,這句話就是在會盟時齊恒公所說的話。”

“那下一句呢?”韓讓追問道。

“這一句我覺得很是奇怪,應為這完全出自於不同朝代!照理說祖上給我們的提示應該都是在戰國時期或者以前的語句才是。”韓文有些疑惑的說道。

這時一旁的許陽可有些耐不住性子了“這都是什麼跟什麼?你直接說是情況嘛,還賣些關子!”

韓文一聽沒好氣的看她一眼接著道來“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應為這第二句是出自前朝司馬遷的《史記》,這完全是不在一個時期嘛,祖上位什麼要加上這句話?”

那這句話又是說的什麼意思?

韓文聽大家這麼一問,方才看出這句話有些奇怪,這是《史記》中的言語沒有錯,不過好像少了幾個字。經過一番思緒韓文算是想起少了這句原話來“這二句少了幾個字,它原話應該是‘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寬百餘步,足以行船。’為什麼少掉‘夜郎者’?”

“夜郎我知道!我知道有夜郎自大這一說!”這是秦紋驚奇的叫道。不過看到眾人的歡笑,笑臉通紅的底下頭自言自語道“難道我說錯了?”

韓文笑罷,又仔細看了兩句話,這才發現其中的奧妙來。原來第一句中那句齊恒公所說的話少了一個地名,那就是‘牂牁’,牂牁本是春秋時期一個強大的南方諸侯國,所以才能受到齊恒公的相邀,但是到後期牂牁國逐漸衰落,被新起的夜郎國所取代。這就有了後麵那句少點夜郎者的話,而實際上牂牁與夜郎所指的差不多都是一個地方。那麼至於為什麼後來人會加上第二句,就很簡單了,那是以為牂牁在滅亡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少有人在記得他所在位置,詩書上也很少提到,應而劍門的先祖們害怕後麵的人很年找到那個消失牂牁地址,故而後麵加了一句《史記》上司馬遷對夜郎的記載。聽完韓文的分析大家方才明白過來的點點頭。

“照此來說,槍門應該在現在後來的夜郎國境內!”韓讓會意的肯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