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十六天罡(1 / 2)

十六天罡,由天目域開山鼻祖——天刀客秦明首創,在其垂垂暮年之際,於後山,奪天地之力,取日月之靈,曆經七七四十九天的嘔心瀝血之作,而後由一佛學高僧加持,為此注入無上佛學,至以天地之正氣,為此間至陽至純之法,任一邪魔外道觀之即損,可謂所向披靡。

此法其中有一規則,因天刀客念其威力可怖,且憂心後輩有心懷不軌之人,貪圖十六天罡的威力,濫用此法,故而定下——十六天罡為當代域主貼身護衛,保護域主安危,且唯有當代域主有調令之權,除此之外,十六天罡不可擅自行動,即使天目域被邪魔侵擾,有覆滅之危,也不可擅離職守。

不曾想,這則看似墨守成規的條例,卻在今時今日,挽救了天目域即將隕落的厄難。

而想入十六天罡,條件極為苛刻,須生辰八字與天罡相合,且為童子之身,經“九重黑電”淬煉,塑金剛不壞之體,再與其他諸位十六天罡成員磨合一甲子,方得十六天罡。

十六天罡觀之同體,實則各司其職,本職大相徑庭,雖修煉道家之法,但其陣法法門卻融合佛法十六觀,每一位十六天罡代表十六觀其中一觀。

其一日想觀,又作日觀、日想。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其二水想觀,又作水觀、水想。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其三地想觀,又作地觀、琉璃地觀、地想。觀想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諸寶各有五百色光等。

其四寶樹觀,又作樹觀、樹想。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花葉作異寶色,又名樹上有七重網。

其五寶池觀,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觀想極樂有八功德水,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其六寶樓觀,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亦作總觀想、總想觀。觀想其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其七華座觀,又作華座想。觀佛及二菩薩所坐之華座。

其八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觀音、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

其九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遍觀一切色身想。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作此想即可見一切諸佛。

其十觀音觀,又作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想彌陀脅士中之觀世音菩薩。

其十一勢至觀,又作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色身想。觀想另一脅士大勢至菩薩。

其十二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自生於極樂,於蓮花中結跏趺坐。蓮花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其十三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觀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其十四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淨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複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

其十五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其十六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彌陀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十六觀,觀觀相扣,合天罡之力,如芸芸眾生,為之一天地,為之一世界,陣法天衣無縫,毫無破綻可尋。

故此,當十六天罡初次麵世,便名聲大噪,眾妖魔聞風喪膽,無可匹敵。

修真各界,因此得言——“天罡一出,妖魔盡枯。”

而今,尉遲觴麵對的,就是這樣一支流傳修真各界千百年來的傳奇,怎能不哀聲歎氣?

可尉遲觴別無選擇,雖然此間麵對十六天罡,他根本沒有勝算可言,但倘若在此地臨陣脫逃,憑借宕赫通天的本事,恐怕自己並不比戰死此地好過多少。

“該死的,情報上雖然提及十六天罡的信息,但十六天罡不是隻保護斷清秋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裏?”尉遲觴的抱怨並非沒有理由,畢竟早在五十年前,天照院一戰後,斷清秋斷臂重傷,十六天罡因保護域主不得力,傳言被重罰,就此銷聲匿跡,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再未現世,雖鮮有一些十六天罡現世的傳聞,但大多是些坊間的流言蜚語,真假亦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