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沒有理會,他知道自己的某些話能傳到曹操耳朵裏去,於是就說:“我是魏王的大將,卻不是曹氏的忠仆。而且立誰為世子,這是魏王乾綱獨斷的,我一個外人怎可插手?”
曹丕於是暗恨林克。
正在這時,忽有家書從北方至,林克於偏帳中拆開一看,是蔡琰寫來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
信上說,曹丕最近得了幾個心腹,有一個是從南邊來的,那人和曹丕很對胃口,跟曹丕說出了林克於關中幹係太大,一旦他有變故,西涼必然又要出大問題,到時候魏王恐怕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平定這樣的話。
必又是孫天鳴!
林克一把捏碎了書信,後麵跟進來的夏侯惇張了張嘴,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畢竟,讓林克交出軍權的詔令是曹操下的,如果是曹丕下的,夏侯惇理都不會理睬。
對於林克和曹丕的矛盾,夏侯惇是深深知道的。當初曹丕和曹植為了爭奪世子之位,可以說曹丕有些無所不用其極,夏侯惇自己都有點看不下去。對林克這樣一個手握重兵深得曹操信賴的將領,曹丕自然沒有放棄爭奪。
在賈詡和司馬懿的勸說下,曹丕放低姿態給林克寫過好幾次書信,請求林克在這個關節的問題上能助他一臂之力,但都被林克拒絕了,拒絕的不容置喙。
對此,曹丕雖然最後還是得到了魏王世子的位子,但他對林克,總算是暗恨在心了,有過那麼幾次,曹丕就在曹操耳邊吹過風說過林克的壞話,當時被曹操聲色俱厲得批評了一頓,曹丕見無法動搖林克鎮西將軍的位置,又有賈詡這樣的智者勸說,才慢慢沒有繼續找林克的茬。
對林克的這種做法,曹操是極其讚賞的,在跟夏侯惇的書信裏,他不止一次地說過這件事,並稱讚林克是真正的能托付大事的人。
可這一次,夏侯惇實在是猜不透曹操心裏怎麼想的。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又是有心人對林克的一次中傷,換成智商一般的人懷疑林克要臨陣造反那還情有可原,可曹操的智商,絕非是一般人,他怎麼會順著曹丕的胡鬧,對林克進行最要緊的軍權上的剝奪?
難道,這又是曹操對林克的一次考驗?
夏侯惇搖搖頭,自己先否定了這個想法。
突然之間,夏侯惇想到了一件事。
有一次,曹操在跟他們這些宗室將領聚會的時候,抓著自己滿頭的白發歎息說:“縱橫天下的曹操,終究還是老了,不服老不行,看來,是該安排後事的時候了。”
難道是因為要給曹丕鋪路,所以才裝著沒看懂這次是怎麼回事,對林克提前進行限製了?
思來想去,夏侯惇隻想到了這一個原因。
而恰好,林克也想起了自己麵見曹操的時候,曹操時不時就會感歎幾句自己老了,將來還要靠後輩之類的話。
林克的年齡比曹丕還要小,曹操當然也會把他考慮為輔佐曹丕的人選之一。林克自己也知道,比起賈詡這些沒有軍權的謀士,一旦曹操這頭老虎死了,曹丕這小老虎仔畢竟還年輕,以自己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做一些曹操在世的時候自己不能幹的事情。
“這就開始安排後事了?!”林克臉上陰沉的厲害,任是誰被這樣對待,肚子裏都得有一肚子氣,可他不理解的是,曹操這樣雄才偉略的人,怎麼也會在大戰在即的時候,居然還會想到給自己的兒子清除手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