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什麼寶物價值最大?非和氏璧莫屬。
話說東周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見鳳凰棲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鳳凰不落無寶地”之說)於是他將
此璞石獻給楚厲王,經玉工辨識認為是石塊。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以
前罪斷去右足。至楚文王時,卞和抱玉痛哭於荊山下,哭至眼淚幹涸,流出血淚。文王甚奇,便命人剖開
璞石,果得寶玉,經良工雕琢成璧,人稱“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篇》。
後來秦王掃六合,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鹹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
稱為“傳國璽”。
然而當曆史的車輪經過戰亂紛紛的五代十國時,石敬塘引契丹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曹太後、劉
皇後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石敬瑭陷洛陽,一場大火焚毀了玄武樓,傳國玉璽也從此失蹤了,成了千古疑
案。
然而經曆了一千六百餘年風風雨雨的傳國玉璽真的會在一場大火中焚毀嗎?難道是被某人隱匿了?石敬瑭
?契丹人?或者是某某人……反正從此以後皇宮裏的玉璽再也不是讓卞和失去雙腳的玉璽了。
玉璽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每個梟雄都垂涎於它,誰也不相信它真的焚毀於那場大火。各種不同的傳言
,不同的版本,成了街頭巷末人們閑來無事的話頭。
當事情進展到宋真宗時期,傳國玉璽再次出現……
真的嗎?假的嗎?不知道,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