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隻有齊曉認為他們是不速之客。
進來的是同村的王有生一家三口。他們住在村裏靠東一些的地方,距離奶奶家也不遠。有生媳婦一隻手提著一籃子雞蛋,一隻手牽著自己的兒子,十一二歲的樣子。進門就衝著奶奶笑著說:“大娘,給您祝壽了,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看樣子是知道今天奶奶過生日,特意來祝壽的。
“是有生啊,快進來坐,人來就行了,還拿什麼東西啊,過來,這是柱兒吧,來奶奶這裏,奶奶給拿糖吃。”齊奶奶很熱情地把他們三個讓進屋裏在炕邊坐下。
齊爸爸有些納悶,沒記得通知外人啊?姑父他們也覺得有些奇怪,但是村裏人特有的樸實好客的性格使他們還是很客氣地遞煙遞水,招待他們。
幾個人就在那裏閑話家常,氣氛比剛才有些沉悶。奶奶表現得倒很是熱情,而爺爺則顯得有些沉默了
不一會兒,廚房通知飯好了,大家就都轉移陣地。
另一個屋子裏已經擺好了桌子,一共開了兩桌:一桌是男人們坐的,準備了煙酒;一桌則坐女人和孩子們,準備的是飲料。因為快過年了,各種食物準備地都很豐盛,但是,人多力量大,架不住這麼多半大小子,很快,有孩子的這一桌,盤子就基本見底了,小家夥們吃飽喝足,又跑到放年貨的小倉庫各自抓了一大把零食,才在奶奶的笑罵聲中跑出去玩兒了。不用說,帶頭的肯定是齊小弟。
女人們也很快吃完,又將碗筷收拾幹淨了。有想睡一覺的,就自己找地方貓著去了,齊爸爸他們幾個吃完飯就湊了一桌打麻將,反正是肉爛在鍋裏,誰贏誰輸也都無所謂了,事實上,基本是爺爺贏。齊曉和姑姑們都不覺得累,把奶奶勸得去休息了之後,她們就湊一塊兒打起了升級,一邊玩兒,一邊說些村裏的閑事兒,誰誰娶媳婦兒了,誰誰嫁到哪個村了,誰家添了個小子,誰家生了個閨女等。有生媳婦也在旁邊坐著看,時不時插上一兩句,齊曉愛搭不理的,姑姑們看齊曉這樣,也就不怎麼熱情地招呼她。
就這樣,說說笑笑地玩到了下午四點種,齊奶奶準備好了讓姑姑們帶回去的東西,齊媽媽又給大家下了一大鍋麵條,熱了點兒包子,讓他們吃點飯,好熱熱乎乎、暖暖和和地回家去。
很快就會到初二的,大家就又能聚在一起了,一年也就這兩次可以把大家都聚齊了。再過幾年,各家有了出嫁的女兒,娶媳婦的兒子,就不能這麼齊整了。前世,齊曉結婚後就沒有辦法過年前後回老家了,隻能是趁著暑假時間比較長,回來看看爺爺奶奶。說起來,有兩個出嫁比較早的妹妹,齊曉也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了。
送走了姑姑們,這一天也就熱熱鬧鬧地結束了。
如果不是中間有一個小插曲,這一天堪稱完美。
原來,下午,小家夥們玩的時候,王有生的兒子看到大家都帶著很漂亮的手套,就也吵著要一雙,奶奶看了看幾個孩子,就想讓小超把手套讓給他,因為大姑家的小超是這幾個男孩子中最大的。小超當然不願意,可是奶奶對孩子勸了又勸,大姑姑也不好駁了奶奶的麵子,就勸小超,說“乖孩子,先給他,回頭讓姐姐給你買更好的”,小超很懂事,就想把手套給那個孩子,正在這時候,齊曉看到了,馬上製止了小超,沒好氣地說:“這手套,我們家的孩子每人一雙,他是誰,又不是我們家的人,憑什麼給他?小超,收起來,我買的,我不許你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