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師叔望著齊曉,緩緩地說出第二道題目:“這是一道論述題。國學典籍是我們梅花拳的必修科目之一,那就談談你對“國學”的理解吧!”
這是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國學”涵蓋的範圍太大了,但齊曉畢竟是中文係的畢業生,對這個還是有自己的一些理解的。
“據我所知,國學,最早見於周代,其原義是指國家所設立的高級教育機構和學府。《周禮》上說:‘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其教育核心是周朝的‘禮樂文化’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傳統和文獻,目標是培養修己治人之才。
進入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並衝擊著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國學’的內涵發生了嬗變,它不再指國家的教育基地和學校,而是指中國固有學術和文化的總體,它與西方的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工商法律等知識相對。
就形式而言,國學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中華文明,通過國學這種文化形態得以展現並傳承,它就像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方方麵麵的中華文明珍珠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它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寶庫,對於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錘煉品行、領悟智慧、完善人生都有著不能替代的作用。
就內涵而言,國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使中華民族以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引領世界曆史發展的風騷。儒家所倡導的“德治仁政”的治國理念,道家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哲學思維,法家所主張的“信賞必罰”的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揚的“兼愛交利”的文化精神,兵家所闡發的“避實擊虛”的行為科學,均已積澱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寶貴的曆史財富。它像流水一樣,滋潤著中華民族的茁壯成長。像土壤一樣,培育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上創造了世界的奇跡,但在文化上卻由於長期對國學的否定,缺乏應有的文化認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尤其是肩負著民族未來的一些年輕人,對西方文化的發展津津樂道,對中國的曆史和傳統卻知之甚少。這決不僅僅是個人的文化修養問題,更關係到民族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國學,使我們知道我們有深厚的文化傳統根基,但是,在另一方麵我們也要虛心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融會貫通,兼收並蓄。
而且,我認為學習國學絕對不能帶著功利主義的思想,而是讓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齊曉侃侃而談,而周圍的聽眾也聽得很認真,不時讚同地點著頭。
齊曉說完之後,四師叔滿意地點了點頭,並看了看其他四個人,宣布:“過關!”
太好了!齊曉難以掩飾自己的喜悅,文場考試就算是過了,接下來就是武場的考驗了。
“雖然第三個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問了,不過,我們還是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最小的五師叔打斷了齊曉的興奮。
齊曉隻好說:“請問第三個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