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唐山的路本就沒有多遠,也就是180多公裏的樣子,再加上這麼一部性能相當優越的沃爾沃SUV,沒兩個小時的功夫就到了李老板的老家——遷西縣。
遷西縣我知道,盛產板栗,有“板栗之鄉”的美譽。現在市麵上的“胡子板栗”都是產於此地。
因其味美甘甜、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所以廣受消費者的喜愛。
當然這次前去不能是衝著板栗去的,咱得給人家辦點實事不是?要不砸了飯碗,壞了名聲不說,日後又有何臉麵見王麻子啊。
正想著車子就駛下了鄉道,不大會兒就見前麵出了個村子。
李老板指了指村口說:“前麵就是了”。
然後又拍了拍我的肩膀道:“侯老弟村裏條件不比市裏,您就將就委屈一下,等辦完事兒,我去中國大飯店擺上一桌,咱好好搓上一頓彌補彌補,你看成不?”。
我微笑的點了點頭,其實內心早已經問候他老母三十多次了。你說你他娘的思想覺悟低也就算了,還拉上我。老子是正經農村出來的人,從來沒嫌棄過農村的一土一毫,雖然在市裏生活多年,習慣了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心裏一直難以忘懷的正是這嫋嫋的炊煙和紅瓦籬笆院。呼~~~~長出了一口氣‘真是氣死老夫了’,真心是鄙視這種忘本的人、、、、
李老板讓司機把車停在村口,因為村裏道窄車子進不去,隻能步行。
熄了火,推開車門,頓時一股鄉村裏特有的氣息迎麵撲來,是那種混著淡淡泥土的氣息,沁人心脾,十分愜意。
再看那些孩子在雪地裏跑跑跳跳,開心的打鬧著,思緒仿佛追憶到了二十年前的東北——我和順子還有小胖兒。
農村還是農村,唯一的區別就是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已不是那種人工手縫的褂子了。
勉強的扯回思緒,在李老板的帶領下七拐八拐的來到一處老宅,看樣子的確是有些年頭了,土坯的房子,屋頂還有些雜草。李老板推開柵欄帶著我和王麻子就走了進去。
農村的習俗我知道,基本都沒有敲門的習慣,大都是推開門就進。
隻聽李老板喊了一聲三姑,裏邊便出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黑瘦黑瘦的,腰裏圍著一個圍裙,好像是正在做飯的樣子。
見我們一行三人進來,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問道:“你們找誰呀?”。
李老板走到近前,大聲的說道:“三姑,是我,剛子啊”。
老太太眯縫著眼瞅了好一會兒,這才喜笑顏開,顯然有些激動,邊用手擦著圍裙,邊把我們往屋裏讓,一邊走還一邊嘮叨著:“哎呀、、真是老糊塗了,連自己的侄兒都認不出來了”。
我們三個哈哈一笑,跟著也就進了屋
屋裏是北方典型的布局,一條大炕占了一半的麵積,其餘部分擺了些日常用的家具,桌椅板凳啥的,南麵牆上有兩個大窗子,釘著一層厚厚的塑料布,正午的陽光透過塑料布直接就射到了屋裏炕上,躲在陽光裏那種暖洋洋的感覺,真的是不能用言語形容。
老太太給我們各自倒了杯水,讓我們坐到炕頭,又從櫃子底下抽出一個笸籮,裏邊是些農村自己炒的瓜子花生啥的,一個勁兒的讓我們吃。
我們一陣道謝,讓老太太也別忙乎了,坐下來歇會兒。
李老板可能從他父親過世後就再也沒回來過,這坐在炕頭上一嘮還停不下來了。老太太邊嘮邊張羅了幾個菜,想讓大家一起吃個飯。
我和王麻子趕忙推辭,一是考慮到老太太年紀大了手腳不麻利,二是真的考慮到時間緊任務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