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一改,皇後第二天就讓人給康熙送了過去。
至於為什麼不自己過去,那是因為皇後被太後叫了過去。
太後也不旁敲側擊,直接就問了皇後,這一回的名單上有沒有宣嬪的名字。
皇後也沒藏著掖著,“太後娘娘,宣嬪還年輕,下一次還有機會。”皇後是能體察觀察到康熙的一些想法的,比如說宣嬪,皇上從來不去找她,也不見她。
康熙的想法就很簡單明了,眼裏沒有這個人。宣嬪在宮裏,皇太後也數次提及過,可康熙依舊是我行我素的,完全沒有改變。
那就是皇後有心想要寫,康熙康熙看了都會生氣的。
太後眼眸一垂,手裏的茶碗重重的的放在紫檀雲紋的幾案上,撇過去看皇後的眼神有些生氣。
“皇後,宣嬪如今年歲也不小了,她又沒有個孩子,日後在這宮裏,她要怎麼過。”生氣是有一點,但是皇太後沒說氣話,反而示弱了起來。
塔娜的事,她清楚。若是這一回不趁著機會一起上去,日後哪裏還要找這麼好的機會。
前麵十幾年也沒見皇上大封後宮幾回,如今多好的時候,不趕上趟,等以後,那還不如等她死在宣嬪後麵。
皇後心裏也不舒坦,太後隻對著她說這樣的事,可這個事,真的不是她能決定的。
但凡她能決定這樣的事,她也不至於坐在這裏聽太後的譴責。
隻是話還是不能這樣說,皇後盡量語氣緩和一些,“太後娘娘,這事非是臣妾能做主。還請太後娘娘也體諒一下臣妾。”太後不敢去找皇上,難道她就敢嗎?
皇後也不想自己這麼窩囊,可不窩囊她就要丟了性命。
比起這個,當個能屈能伸的縮頭烏龜也不是不可以。
皇上不是什麼好說話的人,本來對她也沒有好,加上赫舍裏氏的事情之後,皇上對後宮的看管可謂是嚴苛至極。
她手裏的那點權力是一縮在縮。
皇太後被皇後這可憐的嚇得愣了一下,皇後是多驕傲的人,說話做事都是自成風骨的,如今這脊梁看著都彎了不少。
皇太後心裏打怵,難不成皇後真的遇上什麼難事了,這質問的語氣也隨之變成的疑問,“皇後,你....”說到一半,皇太後又覺得不對,她能做什麼?
她問了不是也等於是白問。
又立刻打住。
皇後順著太後的話就道:“皇額娘體貼一回臣妾,這宣嬪的事,臣妾是真的一點都幫不上忙。”說白了,她根本沒有那個膽子跟皇上對著幹的勇氣。
有些時候,人的勇氣是要付出代價的。
她不想付出代價。
就這樣當個窩囊的皇後也行。反正皇上也不會希望她是一個能幹的皇後,她越是平庸,對於皇上來說,她越是安全,這樣她的後位也越是穩固。
隻要儷貴妃不想要當皇後,她的後位就安全了一半。
另一半在皇上身上,隻要他不想換皇後,那她就是穩的。
以前沒當皇後,做夢都是想要當皇後。當了皇後之後,做夢都是怎麼保住自己的皇後之位。
畢竟先帝廢後的事情,在皇宮裏也沒有多少年。
皇太後瞧著皇後這麼低聲下氣的,自己也不好再說什麼,留著皇後吃了午膳之後,等皇後走了之後,對著自己的宮女道:“哎,皇後的日子也不好過啊。以後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光景。”
這一次大封後宮,嬪妃比起十六年來還要關注這個事。
比如生有三阿哥的呐喇貴人,康熙十六年的時候,她隻能得封一個貴人,如今她想著,她怎麼也能順著晉升成個嬪。
還有端嬪,她也想要往高處走。隻有她位份越高,女兒的日子才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