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意論師和健馱羅國王(1 / 2)

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佛陀去世一千年後,印度健馱羅出現了一位名叫如意的論師,年少好學,才辯超群,僧俗二道對其皆極為敬仰。那時,健馱羅國王的名字叫超日王,喜歡布施,常聚有餘以給不足,又好騎馬打獵,遊戲玩樂。

有一次打獵,國王要圍獵一頭野豬,卻最終被那野豬逃走了,不知去向。國王於是發布文告說:“有尋知野豬蹤跡者,賞金錢一億。”這樣的賞賜應該說是極重的了,但與如意論師相比便算不上什麼。如意論師有一慣例,凡請人剃頭一次,便賜給金錢一億。

健馱羅國的史臣覺得把這兩件事記在一起肯定會很有趣,便在史書上同時記錄了下來。後來國王翻閱史書,見到了這兩條記載,心裏立即不痛快起來,認為自己受到了如意論師的羞辱。他想,自己尋野豬賞錢一億不過是偶爾一次;和尚的頭卻是常剃的,如意論師每次都賞給理發匠一億,這不是說他一個出家和尚比我堂堂國王還富有嗎?真是氣煞人也!

自此之後,健馱羅國王心中怏怏不樂,總想借機侮辱如意一番,以泄心頭之恨。

如何侮辱如意論師呢?如意既然是位文化人,健馱羅國王便謀劃動用文化界的力量,向如意論師發難。他暗中召集了一百位外道學者,都是學富德高之輩,準備利用他們同如意論師進行辯論。諸家外道早就對佛教嫉恨萬分,見有此良機,當然與健馱羅國王一拍即合,要與如意論師一比高低。於是,健馱羅國王立即派人送信,請如意論師前來論辯。如意論師不知就裏,對辯論也不以為然,想也不想,便跟著國王的信使赴會來了。

辯論開始,健馱羅王宣布說:“這裏的外道論師都是教中精英,如意論師則是沙門中的名流長者。今日這番辯論,如意論師如勝,本王自當盡力崇敬佛法;如意論師若敗了,本王也就不客氣,要驅逐屠戮沙門了。請各位好自為之。”

如意論師這才知道此番辯論原來是衝自己來的,遂收起輕敵之心,與外道論師進行辯論。結果,如意論師果然大發雄辯之威,不一時便將百名外道中的九十九位盡數駁倒,隻有一人仍然下席來與他爭辯。

如意一看此人也沒什麼了不起,便按著自己所思所想,侃侃而談,毫不停滯,視那位外道論師如無物。那位外道見根本插不上話,便隻好站在邊上聽。

後來如意論師談及煙與火的問題,先說了火,而後才說了煙,與人們先談煙後說火的說法有異。那位外道論師便大聲嚷道:“如意論師辭義有誤,有煙必有火,此是常理。如意論師卻先火而後煙,犯了常識性的錯誤。”

健馱羅王眼看自己的圖謀就要成空,看到有此時機,便不顧身份,也大聲嚷嚷:“如意錯了,如意錯了。”

實際上,如意並沒有錯。別人說有煙必有火,是從結果反推原因;如意說有火才有煙,是從原因順推結果,兩種說法當然都成立。但如意論師已經沒有辯解的機會,當他想要為自己的立論作解釋時,健馱羅國王和眾位外道卻認為自己一方已經獲勝,亂哄哄地慶祝起來,根本沒人聽聽如意要說什麼了。如意論師氣恨至極,恥於見辱,便咬斷舌根,自殺而死了。

如意論師可能是佛教僧侶中死得最冤的一位了,其死因不過是由於健馱羅王的嫉恨。實際上,健馱羅王對整個佛教並沒有一點成見,即使是對如意論師本人在學術上的成就,此人也極為佩服。這是有證據的。據說,後來世親為雪如意論師之恥,曾求健馱羅王再次舉行辯論,那時,健馱羅王便公開宣稱如意論師是位“哲人”了。所以,如意論師之死,不過是因為他常賜大量金錢於人,因而招致了國王的嫉妒。在王權超越一切的時代,任何一種容易引起國王氣憤的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如意之死也就可以想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