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峙於山崎,今朝便是決一生死的時刻。相傳秀吉曾給光秀送過“戰書”,然而這之間究竟有沒有如此做的充裕時間則又另說。
此外,這種依循古法的對陣又能否打開戰局?事實上,就在光秀到達禦坊塚之後不久,秀吉也還在後方的富田等待神戶信孝從大阪前來會合,十三日淩晨,天還很黑,秀吉方麵的山手隊與明智軍的奇襲部隊於黎明前的黑暗中不期而遇,拉開了這日激戰的序幕。
方才天王山方麵聽到的激烈槍聲便是。雖然入夜以來便一直時不時聽到壓抑的槍聲,雙方一直在進行小小的爭奪。但此時,卻讓人“哎呀”一聲,聽到槍聲的人都毛骨悚然,人們凝視著遠方雲影和山影朦朧的地方,想要得知戰況如何。
從北軍光秀的陣營禦坊塚看去,天王山位於距此八百多米的西南方,它左擁山崎街道與一條大河,此河便是澱川。
山頂險峻挺拔,最高處有二千七百尺,又被稱作子守鬆山或者寶寺山。這是一座巍峨的石頭山,整座山鬆樹林立。
昨日,秀吉大軍進入富田大塚附近時,麾下諸將首先便將目光投向了這座山上。
“那是座什麼山?”“山的東麓是山崎嗎?”
“敵方的勝龍寺在山的哪個方位?”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問當地的陪同。各個軍隊中都必備一個對當地地理熟悉的人。多少有點戰略眼光的人都著眼於天王山的軍事價值。
“在明日的戰鬥中先搶占此山,從高地俯瞰攻擊敵人能立於必勝之地。”
此外,諸將必然心底暗自有所期待:“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己方的旗幟豎上天王山,那才是第一戰功,一定比在平原上第一個斬下敵人頭顱還要強得多。”
因此,十三日前夜,便有數將或向秀吉進言或者請命親自前去。“估計就在明日一戰。是生是死也就是以澱城、山崎、天王山為中心,周圍延伸不出數裏。對自己有信心的就去吧,但不要內訌,不要爭功!隻需謹記要告慰已故右大臣在天之靈,請八幡神明鑒!”
一得到秀吉的準許,槍隊大將中村兵次、堀秀政、堀尾茂助等分不出好壞的一夥人便踴躍起來,於深夜中向著天王山長驅直入。
南軍秀吉麾下眾將注目的重要地點,北軍光秀也決不會對此視而不見。光秀長驅至此,做出渡桂川、迅速到禦坊塚的決斷也是這一原因——搶占天王山。
他早已經在腦海中描繪出作戰態勢,因此才有這一行動。對這附近地勢的熟悉程度,光秀絕不亞於地方的先鋒中川清秀與高山右近。而且,對於同樣山河地勢的觀察,光秀的觀察力無疑又遠高於他們。
因此,過桂川後,在久我畷的行軍途中,他便已經分派一軍並鼓舞道:“從下海印寺村南麵,天王山北麓攀爬上去奪取山頭。就算敵人來襲,也決不可將要地相讓。”
受命者是勝龍寺城的鬆田太郎左衛門、並河掃部的部下,都是特意選出的精通地理之人。
鬆田太郎左衛門率領弓箭隊與槍炮隊約有七百餘名士兵急忙趕去,不得不說他行動迅速。光秀的命令與行動也毫不貽誤戰機。盡管如此,此時突破南麓廣瀨方麵的秀吉諸軍已經爭先恐後將此山得手了。然而,此刻天色還很暗,對當地不熟的將士也很多。
“有上坡路!”“那邊爬不上去。”“不,爬得上去!”“壞啦!前麵是懸崖。”
大家圍著山腳,各自焦急地搜尋上山的路。到此為止,堀秀政、中村兵次、堀尾茂助等人的隊伍都是不分先後,一擁而來。此時也不過是一下子分散開來,大家在各處又搬石塊又鑽灌木叢,在山腳一帶鬧得亂哄哄一片。
前天,被任命為先鋒部隊來到山崎的的高山右近與中川清秀的陣營也距此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