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靜林(3 / 3)

同一時間,猛烈的槍聲在平野上響起來。這是友軍的槍隊的聲音。看來敵人羽柴軍肯定已經開始了突然襲擊。利家一邊奔下坡一邊側臉觀察萬丈的黃塵和硝煙。

“就是現在了。就是現在了。”他興奮地用拳打了馬鞍好幾次。在茂山一帶的陣地同時響起雜亂的鉦聲和太鼓的鼓聲。勢如破竹的羽柴軍雖然在防衛線上的槍列那兒犧牲了些人,卻還是很快地深入到佐久間和前田隊伍的內腹,把本來就已經亂作一團的中軍打得屁滾尿流,威勢極猛。

這時,利家一邊觀察著亂軍混戰,一邊避開這條路,和他的兒子利長的隊伍會合後立刻開始往鹽津方向撤退了。“這算怎麼回事?”

有些部下既覺得憤怒,又覺得奇怪,可這隻不過是利家計劃中的行動而已。本來按他的真心,就是要置身局外,他希望能保持中立。之前是由於考慮到領地的地位和四周的情勢,勝家又提出要求,才不得不摻和到戰事中來。現在又看在和秀吉的交情上默默地撤退。

可是秀吉手下進攻的軍隊絲毫沒有懈怠地猛攻前田軍。前田方麵的殿後軍,小塚藤兵衛、富田與五郎、木村三藏等十幾人都在這時戰死了。

在這段時間裏,利家父子率領著幾乎毫發無損的家臣從鹽津迂回到疋田、今莊,一路撤退到利長的居城,越前府中的城池。

連續兩日的激戰,隻有前田父子的陣地像在烏雲籠罩下的一叢靜林一般平靜。

如果他積極協助玄蕃允盛政,那麼茂山、足海嶺也都會被秀吉軍的士兵占領,他絕不會希望這些地方任由戰事蹂躪。

他的近臣小塚藤兵衛、木村三藏和其他幾人都奮力抗爭,在這裏犧牲了。雖然《前田創業記》中是這麼寫的,但是這個奮戰實際上是消極退軍付出的一些代價而已。

所以戰後有世人推斷:“前田父子前夜已經收到過秀吉的密信,約好了當天的叛變。說起來,那天前夜有兩個穿著百姓服裝的男子帶著書狀混入了陣中。茂山的篝火從半夜一直燒到了早上,這估計也是為了給秀吉回應而做的暗號。”

世人紛紛這麼推斷。這雖然隻是平常的街談巷議,卻有些誇大了事實。事實總是看起來複雜,其實卻是簡單的。世上臆測的結果就是把事實弄得複雜怪異。把真相不停分解,再加上些細節,讓人們更加看不清真相。

“他和柴田應該同仇敵愾,可是和秀吉又從以前就有很深的交情,他在心裏還是和秀吉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豐鑒》的作者在這一點上雖然是寥寥數言卻言盡問題,可以說沒被世上的假象迷惑。

利家有一個女兒做了秀吉的養女。利家夫妻的媒人又是秀吉。私事暫且不提,就說所謂男人間的刎頸之交,利家和秀吉之間也絕不僅僅是一朝一夕的朋友。

年輕時兩人一起住在殘垣破壁、葫蘆架子下,過著貧窮的生活,從那時起兩人就是能穿一條褲子的肝膽相照的好兄弟。對著外人也能互相嘲笑,有時還會吵架。

“你的優點的確讓人欽佩,可是傻起來真是讓人厭煩啊。”一個人這麼說著,另一方又回嘴道:“你的缺點真是令人厭惡。可是對我來說倒是個模板,所以我才和你相交。我就是有傻的地方,那也是因為想做你的好榜樣跟好朋友才會那麼不拘一格的。”

他們就是這樣互相了解、一路走來的好朋友。當時已經位至上將的柴田勝家和這樣的兩個人的交情是大不一樣的。朋友交情深淺不同。

雖然如此,可像勝家這樣的老將,卻還是利用利家的領國在自己勢力範圍內這一點,麵臨決戰之際不僅把前田父子的兵力投入到戰鬥中,甚至還把他們安排到賤嶽方麵,這隻能說是不戰而敗了。倚靠了不該倚靠的東西。實在是失策。

通過賤嶽、柳之瀨的戰鬥,柴田雖然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結於玄蕃允犯了長時間休憩“居著”的戰事大忌這一點,但現在分析來看,玄蕃允的失策不過是破壞了戰局的一部分,反而是勝家把本來就有異心、脆弱的部分硬是當作主力來用,他的謬誤才是根本性的錯誤。

失敗的原因總結來說就是內因。內敗者敗。這是古今通用的鐵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