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死亡令(1 / 2)

(1)

2012年9月9日梵蒂岡—羅馬城

這是被稱為“上帝之國”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麵積僅相當於廣場那麼大,但是這裏卻是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天主教徒的聖地。

站在這片古老的聖地中央,遊客們的臉上現出各種表情。人群中,一個身著最新款prada連衣裙的年輕女子,她正用微微泛紫的眼眸凝視著周圍的一切。

圓弧形的聖彼得大廣場上,多利安圓柱與各個時代的聖人雕像曆經歲月磨礪,依然莊嚴而肅穆地屹立著,無聲地喚起眾人內心深處的敬畏。

不一會兒,廣場上的遊人默契地分成兩撥,一撥彙入了環繞廣場排成長列的隊伍中,以待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另一撥則轉向了一處與之齊名的大教堂——西斯廷。

任何初次踏入西斯廷教堂的人,無論是天主信眾還是普通遊客,都會不約而同地做出相同的動作。

在明亮穹頂投射下的光線裏,人們仰麵而望、腳步旋轉、周而複始、無法停止,似乎看到了極其震撼的景象。

這一刻,麵對穹頂無數氣勢恢宏的壁畫,一股強烈的宗教情感令在場所有人不由身心激蕩。

“《創世記》由米開朗基羅&8226;博那羅蒂繪製於16世紀,在這幅偉大的壁畫中……”導遊向前來參觀的遊客緩緩講述起穹頂壁畫的曆史。

“下一幅壁畫,繪製於《創世記》誕生的二十年後,米開朗基羅曾耗時六年方完成此作。請大家注意看這幅壁畫的主題,偉大的基督不僅是救贖的化身,同時也擁有懲罰的信條。在世俗世界裏,善與惡的交戰主題將貫穿我們的命運始終,惟有遵循主的教誨,我們最終才能得以升入天堂……”它生動地刻畫著“世界末日”來臨時眾生接受審判的景象。

聆聽著導遊的講解,女子將目光久久停留在這幅壁畫上,她用最純正的老式英語腔調輕聲念著查理&8226;狄更斯《雙城記》中的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人們擁有一切,人們又一無所有。我們即將踏上天堂,我們也將墮入地獄……”兩個小時後,一輛明黃色的法拉利敞篷跑車停在了羅馬皇宮酒店門口。

身穿紅色製服的保安立馬上前打開車門,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跨出車門的腿,這個保安好歹也算是跟不少美女打過交道,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腿極其修長圓潤,黑色細高跟鞋很完美凸顯出她小腿的誘人弧度柔順。

雖然鼻梁上架著一副精致的GUCCI太陽鏡遮住了她微微泛紫的眼眸,但是不難瞧出這個女人有一張極動人的美人瓜子臉。穿著新款prada連衣裙的身體略微清瘦,算不得豐腴,卻不輕浮,勻稱而曼妙。

最讓人難以釋懷的是她的冷漠氣質,有這種氣質必須有足夠的資本,要麼家世傲人,要麼本身絕美,眼前這個女人似乎兩者兼備。

令人驚豔的年輕女子從裏取過一個LV的挎包,把車鑰匙拋給泊車的小弟後徑直來到總統套房門口。

電梯緩緩打開,門口已經候著一個中年女人。樸素的臉蛋不染半點脂粉,滿頭青絲用一根檀木盤起發髻。一身幹淨的衣著,最讓人驚異的是她腳上竟然穿著一雙清秀的布鞋。

走進房間,年輕女子剛坐下,一杯茉莉花茶便輕輕放在她麵前。

“小姐請用茶。”她雙手交叉於腹部,英國管家式標準姿勢。

“謝謝姑姑。”女子輕輕一笑,露出完美的笑容,端起杯子慢慢飲了一口。

中年女人沒有反駁或者附和,隻是站在一側安靜如秋淵地望著她。

“姑姑,你照顧我多久了?”

“十三年三個月零六天。”她毫不猶豫地說出一個具體到不能再具體的數字。

“都這麼久了啊,沒想到轉眼都過了十三年了。”她恍惚道。

隨後她側身從隨身的包包裏取出一疊在梵蒂岡郵局買的明信片和一幅米開朗基羅《末日審判》,拿筆在卡片上寫上收信人的名字。

桌上鋪著的每張明信片除了接收人的名字不同,都蓋戳著梵蒂岡的國徽以及一句相同的祝福——

“願上帝保佑你!我摯愛的家人!”

她把桌上一張寫著莫影名字的明信片雙手交給中年女人。

“姑姑,當年要不是你,我早就死了吧。”

“小姐不會死。”莫影的嗓音很輕靈,隻是說這句話的時候格外堅決,甚至帶著一股毋庸置疑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