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徐導演之初體驗(1 / 2)

蒙放平時不著調,但在路上聽了徐旭的介紹後,也打起了精神。能和聯通這樣的巨頭合作對公司意味著什麼,蒙放自然知道輕重。雙方落座後,蒙放作為創意無限的老總表現出了一個商業精英應有的從容與自信。

姚總麵對麵仔細詢問了徐旭一些關於策劃書的具體細節。其實他來之前總公司已經基本拍板了,隻是看到創意無限的3個高層都這麼年輕,不免有些不放心。

徐旭對每一個環節都做了圖文並茂的說明,他早就在手提電腦裏做好了準備。一番唇舌下來,說得姚總和馬經理滿意的點頭。

“徐先生,恕我冒犯一句。你的這首歌和我們的品牌沒有多少關聯,真的能達到你說的宣傳效果?”姚總提出了最後一個疑問。

“姚總,首先我們的宣傳片主打親情牌,體現人文關懷。歌曲的主題和片子很契合;再來我有信心這首歌必將傳遍大漢,通過這首歌聯通品牌必將更加深入人心!”徐旭語氣激昂道。

姚總覺得徐旭有點過分自信了,“徐先生,年輕人話不要說的太滿!再火能火得過《天亮了》?”

聽到這話連馬經理臉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笑容。他作為聯通HN分公司的經理,長居省城CS,那天的演唱會馬經理也在現場。他是知道《天亮了》就是眼前這位一手打造的,那全場淚如雨的景象現在還曆曆在目呢!

徐旭倒是榮辱不驚,“《天亮了》的詞曲作者,正是鄙人!”姚總半晌無語……

之後就沒徐旭什麼事了。雙方老總商量著具體的合作細節,簽訂合同。要說還是聯通財大氣粗,光創意和製作費就給了500萬,要是需要請大牌明星參演,製作費還能再追加。至於以後的各種媒體宣傳推廣費用,聯通自己的初步預算是5000萬——8000萬!

回到公司,大家都沸騰了。能接下這麼大個單子,還是聯通這麼有影響力的公司,大家就像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久違了的幹勁都寫在了臉上。

聯通的第一筆製作費300萬很快就打到了公司賬上,錢到了大家卻犯了難。公司製作部就剩了李國強和孔翰林2個,連個專業導演都沒有,更別說影視製作必須的攝影師,燈光師,服裝師,化妝師,道具師……

培順部劉一民手裏也是一個演員沒有。麵對著一窮二白的困境,大家群策群力,蒙放也撿起了好久沒用的人脈,總算是把攝製組的架子給搭起來了。

徐旭沒理這些紛紛擾擾,他正在錄音棚監製主題曲。錄音師和歌手都是李向芬幫忙找的,最近人氣爆棚的李向芬接到了徐旭的求助電話後二話沒說,立馬辦得妥妥的。

李明齊戴著耳機,全神貫注的聽著玻璃窗外徐旭和錄音師的指點,不時地點點頭。這是他錄的第7遍還是第8遍,自己都記不清了。雖然累,但是看著比他小4歲的徐旭還是不敢流露出一絲不耐煩來。

李明齊出道7年了,是李向芬的親侄兒。雖然他家學淵源,自身也很努力,可是由於外形一般和嗓音獨特的緣故,一直沒能紅起來。在二三線藝人之間苦苦徘徊的他一天忽然接到了姑姑的電話,連價錢都沒談就答應了邀請。

徐旭是誰?徐旭的歌能不能火?看快60的姑姑現在的狀況就一清二楚了!李向芬在電話裏交代的很明白,徐旭本來是想她介紹個一線大牌的,是姑姑憑著兩人上次合作的情分極力推薦了他。

看到了完整詞曲後,李明齊越發珍惜這次機會。他的閱曆也不少了,知道憑這首歌的質量如果操作好的話,很可能不下於《天亮了》!他李明齊也可能會一曲成名!

徐旭站在外麵通過耳麥靜靜的聽著,不時向棚內投去讚許的目光。李明齊雖然嗓音略帶沙啞,前麵小狀況不斷,可這一次唱出了徐旭需要的感情和感染力。一曲結束,徐旭和錄音師都伸出了大拇指,通過!

李明齊和徐旭寒暄了幾句,徐旭給了他一張10萬的支票。李明齊看都沒看數額,禮貌的說了句“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合作”,留了張名片就告辭了。

徐旭滿意的看著李明齊的背影。本來徐旭對李明齊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就當是給李阿姨一個麵子。要想積攢自身在圈裏的實力,這種規則內的人情賣賣無妨。

沒想到這李明齊還真不是個靠裙帶關係上位的人。人品還不錯,沒傲氣,沒架子,能沉下心來演唱,基本功也過硬。尤其是那沙啞而帶磁性的嗓子,給了徐旭不亞於前世原唱的驚喜,徐旭覺得沒找錯人,對李向芬姑侄的觀感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