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紀元4720年。
畢業季。
“軒哥,宋媽媽為啥非讓咱們畢業旅行呢?”京都候車廳,來來往往的人群中,蘇複扶了扶眼鏡很是不解的嘀咕著:“還不讓咱們兩個同路...”
“行了,蘇子!”風軒拍了拍蘇複的肩膀,笑道:“宋媽媽這樣安排肯定是有深意的,咱們直管照做就是。”
話雖是如此,但風軒那深邃的眼眸中同樣閃過一絲不解。
打他們二人記事兒那年開始,鹿溪院中的哥哥姐姐們就是這樣,每到大學畢業之時都會被宋媽媽安排一場畢業旅行。
雖說去的地方都不一樣,但同樣的是,那些哥哥姐姐在旅行結束後就隻回過鹿溪院一次,而後便再無音訊。
對此,風軒不止一次問過宋媽媽。
而宋媽媽對於此的說法則是那些哥哥姐姐們散布在天南海北,做著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不回來是因為自己不讓他們花費時間回來省親。
生而不養,斷指可還。
生而養之,斷頭可還。
未生卻養,百世難還。
宋媽媽的溫柔顏慈為鹿溪院中所有的孩子樹立起了最為高尚的榜樣,她從不教什麼大知識,但卻以身作教讓風軒他們知道了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這十二個字的含義。
你可以說鹿溪院走出的孩子學習不好,但卻不能說他們的品行不行,這些年這些人,無一例外!
所以說,對於宋媽媽話,院裏院外的每一個人都會毫無條件的信服,並遵循。
早些年畢業的那些哥哥姐姐也真的是一次都沒再回來過。
此外,還有一點讓風軒疑惑的,那就是一晃都二十二年過去了,宋媽媽的外貌神態卻亦如初見之時,歲月在她身上竟是沒能留下半點痕跡…
……
“各位乘客朋友您好,由京都西開往天水南的G429次列車即將到站,請各位乘客攜帶好您的證件於檢票區排隊等候…”
“ Ladies and gentlemen...”
“檢票了蘇子,既然出來了就玩的開心一些!” 聽到播報,風軒當即起身,拍了拍蘇複那硬如山石的肩膀,略帶調笑的囑咐了一聲:“可不興動不動就摘眼鏡哈~”
“放心吧哥,咱鹿溪內十裏八街誰不知道我蘇複是個文明人!”蘇複摸著後腦勺咧嘴一笑,在眼鏡的加持下顯得很是青澀。
“你快去吧,我那趟高鐵也進站了,咱們先各自旅行,回家再見!”
“好!回家再見!”
看著蘇複那愈漸遠去的背影,風軒不由一怔。
好像有種此一別後,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的感覺。
“是錯覺嗎?”帶著莫名疑惑,風軒背起單肩包逐步走下月台。
天水,古人口中的隴上江南,位於隴省東南部。
得名於漢武帝三年“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早期的天水名為上圭,後經連年幹旱、天災,致使繁華富饒的上圭縣城遭受重創,民不聊生;後有傳記,一夜紅光閃耀,大地震動,天上河水傾瀉而下,形成一湖“天水”。
此後,天之一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漢家武帝得知後便於此設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