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82年的春節,電視係列片《西遊記》開始動工。那時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拚搏的年代,是奮鬥的年代,是奉獻的年代。
拍攝《西遊記》係列片,用去了六年的時間。這六年,我和全劇組的同誌們一起,跋山涉水,茹苦含辛,往返於祖國的北國南疆,其中甘苦難以盡書。
《西遊記》劇組的全體演職員是用當年唐僧取經的精神和毅力來完成這部巨著的。幾年中,大家通力合作,甘苦與共,六易寒暑,飽嚐艱辛。正是:一年年含辛茹苦經冬夏,幾萬裏風霜雨雪處處家!
那由單機拍攝完成的上萬個豐富多彩的畫麵;那費盡心機的土洋結合的特技鏡頭;那挖空心思精心塑造的乳膠造型;那千姿百態的君王臣宰的藝術形象;那苦心設計的瑰麗多彩的服飾、五光十色的煙霧、變化莫測的燈光;還有那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若真若幻的瑤池仙境、流光溢彩的東海龍宮、氣勢恢弘的大雷音寺——你能想象它們是用廉價的三合板和“米波羅(也就是泡沫塑料)”搭建成的嗎?所有這些,在當時根本不具備任何特技手段且資金不足的限製下,幾乎是不可能被完成的!
《西遊記》自從1982年開始拍攝以來,就年年與電視觀眾見麵,到現在已經三十年了。它無數次地播出,創下了電視劇播出率、收視率之最。甚至有人曾經勸我為此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對我們辛苦工作的認可和讚譽,是所有參加過《西遊記》拍攝的人們的共同成績!
時間久了,一切都在前進。現在的事物變化太大,大得我都覺得跟不上它了。電視特技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電視劇的資金投入,成千萬上億元!
現在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了——金錢至上,名利第一。引導人們積極性的是金錢。在如今人們的眼裏,我們那個時代的人也許都是些“傻帽”。除去幾位主演得到了他們辛苦付出後的回報以外,其他人雖辛勤勞動,卻默默無聞。我無法忘記那個時代:那以艱苦奮鬥的作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榮的時代,也是個開創的時代!是值得稱道、令人懷念的。
所以,現在我願意把拍攝《西遊記》的艱苦經曆寫下來,告訴人們,曾經有那樣一些人是這樣工作的。雖然隻是掛一漏萬、點點滴滴的記憶,卻是對那個時代的紀念!假如能夠引起今人的一點感動或反思,便達到了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