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意外收獲

1.“觀音院”找到了

在我心目中最難找到的景,除了前麵說過的《小雷音》外,還有兩處:一個是《火燒觀音院》裏的被火燒過的廟堂殘跡,一個是孫悟空的花果山。

我們從出發開始,每到一處就打聽有沒有被燒毀的廟宇,但都沒有找到,開始考慮如何搭景。但是,皇天不負我,在福建的東山島,我們有了滿意的結果。

為了找尋孫悟空的出生地——石猴出世時狂風巨浪的海邊,我們到了東山島。據說這裏有全國最大的海浪,北京電影製片廠的一位攝影師因為把攝影機架得離海太近了,海浪卷來,他猝不及防,攝影機竟被卷進了海裏。我們專程去找那個巨浪的岸邊。

東山島的海浪果然名不虛傳。它驚心動魄,呼嘯奔騰,白浪滔天,滾滾而來。海邊還有一個巨大的“飛來石”,它小頭朝下,倒立在岸邊,樣子頗為奇怪,好像一碰就能倒下,但它站得很牢固,我們合力使勁推它,它都紋絲不動。大家都連連稱奇,不知是誰能把它放成那樣,怎麼就能立著不倒?據當地的農民說:“飛來石”是天外飛來的,不知哪位仙人順手一扔,把它扔到這裏來了,它永遠這樣倒立在海邊。

這個景點,我們把它用在《猴王初問世》裏悟空劃著船到海外尋師求藝的地方。拍攝時,海浪呼嘯奔騰,層層席卷而來,我們雖然請了當地水性最好的漁民,穿上孫悟空的衣服,當金萊的替身下海劃船。但都還是捏著把汗:萬一翻了船,漁民的水性再好,也架不住浪太大,風太急呀,但這位漁民不愧是個好水手,隻一次就完成了這組乘風破浪的鏡頭。

東山島不隻找到了海浪、海灘,還有一個小城市的老街道,很古舊,沒有一點現代的建築,連根電線杆都沒有,正適合我們拍攝孫悟空剛出世後與人們接觸的那些戲(看把戲、偷衣服、漂洋過海)。

更讓我們高興的是,當地的同誌告訴我們,這兒有一個被燒毀的老廟。我們立刻奔赴那個廟宇。

真是絕了!這個寺廟的大小和被燒毀的程度,正符合我們《禍起觀音院》的要求。它的緊鄰是一座關帝廟,香客很多,香火極旺,我們進去參觀了一次,裏麵燒香拜佛的人非常多,簡直是人頭攢動,擁擠不堪。陪同我們的當地同誌說:因為大廟被燒了,所以都在這座關帝廟裏拜佛。大家要求修複大廟的呼聲很高,不久就可能會重建。我們當即和他們約好來拍攝的大致時間:也就是在今年年底之前,請他們務必為我們照料好,千萬不要被當地老百姓給拆了,也不要修繕,就保留它的現狀,等我們拍完再修。

離福州不遠有一座青芝山,又名百洞山。我覺得這個“百洞”名字對它更合適些。因為它很奇怪:不算高,但是卻有無數的洞口,而且大洞小洞,洞洞相通,你在裏麵藏起來,誰也找不著。整座山似乎是個空心的。我們把它選作黑熊怪的洞府,福州泉州的開元寺可做被燒毀前的廟宇,泉州的小街道也可以派上不少用場。可以說,在福建我們是豐收了。

我們路上一邊采景,一邊盡量抽時間選演員和工作人員。這期間也見過一些演員,但都沒有選中的。在福州,福建歌劇院蔡明森給我介紹了一個人:林誌謙。林曾經是歌劇演員,瀟灑,氣質好,可以演二郎神。時間很緊,我要馬上和他見麵。

吃過晚飯,林誌謙就來了。他理著小平頭,穿著很隨意,一米八九的個子。他神態嚴肅,一副不苟言笑、不怒而威的樣子。氣質極好,長相有點洋氣,真是很帥。但是他好合作嗎?二郎神戲不算多,他願意來演嗎?我和林誌謙談了談,問問他的情況,並問他會不會武打,他說“會!”我要求他給我們表演一點。

正好這時,有人來找我。如果是別的事,我也就推一推了,但這事,我不能不去,因為很重要。1945年我在重慶中共辦事處招待所,那時,我還是個小姑娘,和周總理的秘書龍飛虎、顏泰龍(那時人稱他們是周總理的“雙龍”)及生活秘書何謙,都比較熟,經常一起玩。現在,聽說龍飛虎當了福建軍區司令員。為了節省開支,我想讓他給我們幫忙出個車,省點路費。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他又是個“大官”,還記得我這個當年的“小姑娘”嗎?為了節省開支,我仍想貿然一試,所以下午給他打了個電話。是秘書接的,他答應向首長彙報。打完電話,我有點忐忑不安,人家會理我嗎?沒想到:很快他就派車來接我了!我必須去,但這裏沒有談完,又沒有再談的時間,於是我對林誌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