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給孩子一個溫馨甜蜜的家(3)(1 / 1)

多陪伴孩子

有一次聽到一位媽媽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這位媽媽有個健康漂亮的兒子叫羽君,羽君的爸爸是個生意人,為了讓兒子的物質生活能更好,他一直很努力地想擴展生意,所以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是到處奔波不常回家的。由於長時間不在家,羽君對爸爸很陌生,沒有什麼親近的感覺,羽君6歲那年,爸爸把公司的總部搬回了台灣,並培養了幾個得力助手幫他打理公司的事情。他不再像以前那麼忙了,於是那一年他在家的時間比較多,他滿以為這樣可以多花點時間培養和孩子的感情,可是沒想到,有一天孩子竟然對媽媽說:“爸爸很煩啊,這次怎麼還賴在我們家這麼久不肯走!”

羽君的話讓爸爸和媽媽都很傷心,爸爸也深感過去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以至於孩子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陌生人。

有很多父母大概都和羽君的爸爸情況差不多,忙工作、忙事業,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有很多父母會說自己辛苦工作也是為了孩子好,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但是對孩子來說,物質上的滿足永遠不能彌補精神上的缺失。

為什麼要陪伴孩子?

一個家庭需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為了增進這種關係我們常常教育父母,不管你再怎麼忙,都要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即使某一天你忙得隻有五分鍾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也可以趁這個時間對孩子說“我愛你”。

陪伴是一種愛的教育,每一個幼小的生命都是害怕孤獨的,如果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而不顧自己的話,他們會天真地覺得自己已經被父母所拋棄。孩子隻會對和自己接觸最頻繁的人產生親密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庭,孩子和傭人的關係甚至比和父母的關係更和諧的原因。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感覺不到愛,這也會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不曾體驗過愛,就不會懂得付出愛。那些在孤獨中成長的孩子總是自私,不知道怎麼和別人交往,也總是被人所排斥,長此以往造成一種惡性循環,甚至會徹底地不喜歡這個世界,而自我封閉起來。

有很多父母都曾抱怨過,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沉溺在網絡、漫畫、電視劇裏無法自拔,其實這個問題首先該問父母,是不是你讓自己的孩子感覺到孤獨了。如果你的孩子和你的關係融洽,和父母無話不談,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他為什麼要把自己封閉起來靠網絡、漫畫和電視劇來消磨時間?

現在有人在提倡一個“333 家庭守護方案”,即每天抱孩子三十秒、聆聽孩子三分鍾、陪伴孩子三十分鍾,這對增進親子關係是非常有用的,父母可以做個參考。

如何陪伴孩子?

有很多媽媽說:“我現在都不工作每天陪著孩子了,他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要操心,結果孩子現在愈來愈依賴我,我一不在他就急。”

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陪伴,陪伴應該是一種精神支持讓孩子感覺不孤獨,而不是事事都替孩子操心,事事都替孩子代辦,雖然我們要孩子遠離孤獨感,但是也要讓孩子學會自立。父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來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遊戲

和孩子一起遊戲是一種非常好的親子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會呈現出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增加整個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感。父母可以趁著休假時間和孩子一起做短距離的旅行、野餐或是多一些簡單的適合孩子的體能運動等,對於年齡再小一點的孩子,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簡單的小遊戲,幫助孩子體驗快樂、開發智力。

——和孩子交談

在孩子學會說話之前你就應該和孩子多交談了,一方麵這是對孩子語言的啟蒙,孩子會從你的聲音獲得語言刺激而開始自己對語言的學習;另一方麵,這個溫馨的過程將增進你和孩子的感情。當孩子擁有自己的語言能力並能和你開始真正的交流的時候,也要保持這種習慣,親子之間需要透過經常的交談來做溝通,很多家庭裏親子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缺少溝通,彼此不夠理解。

——陪伴孩子學習

這裏所指的學習不是指孩子在學校的功課,而是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小進步。孩子從出生到學會站立、會走、會說話、會唱歌……這些都是學習。和你的孩子一起體驗這種漫長而又奇妙的過程,鼓勵孩子做出每一次嚐試,鼓勵孩子去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