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地和孩子分享你的人生
不少父母都喜歡抱怨,當孩子邁向成年人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轉折點,但是孩子就是不愛聽父母的意見,有的父母甚至氣急敗壞:“我的都是自己的人生教訓啊,孩子一點都不明白。”
孩子怎麼會明白呢,你又怎麼會明白孩子呢,你們之間畢竟已經相隔著幾十年的距離,時代在變化,誰能保證你的經驗教訓完全正確,當然也同樣沒有人能保證你的經驗也是全無用處,怎麼去衡量,還是交給孩子吧。畢竟他需要自己做主了,不過再讓孩子自己權衡之前,不要指手畫腳地提出條條框框的意見,抽個時間,把你的過去講給孩子聽聽,和孩子分享一下你的往事,像個朋友一樣,這比你直接參與孩子的決定更有益處。
吉民17歲的時候戀愛了,爸爸媽媽知道後有一些擔憂,孩子還小,馬上又要聯考了,吉民會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媽媽苦口婆心地勸過,讓孩子等把女孩先放一放,等聯考完了再說這個事情,可是吉民正與那女孩處於熱戀,哪會管媽媽的勸導。不久之後,吉民竟然宣布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要和女孩考同一所學校,這讓爸爸也開始沉不住氣了,因為女孩的學習成績一般,頂多選擇一些二三流的大學,這就意味著成績優異的吉民將要放棄報讀名校的計劃。
父親和兒子去喝一一次咖啡,在咖啡廳裏,爸爸似不經意地和孩子談起了自己的初戀:我17歲的時候也有過一次初戀,那時候我可比現在還投入呢,我都給爸爸說了一定要娶她,不過很奇怪,你爺爺居然同意了。
我當年沒有參加聯考就去服兵役了,因為我想快點服役回來和她結婚,當兵那日子我幾乎每天都寫信給她,她也都回了說要等我,想那個時候我還挺幸運的,因為很多人都在那個時候女朋友就和別人好上了。
退役後我年齡也不大,但是我當時可是一無所有,於是我去努力掙錢,在一家公司做業務,幾年下來也賺夠了結婚的錢。但是奇怪的是這個時候我們開始爭吵了,我們都說對方變了,她說我隻知道賺錢,我卻覺得她太懶散,結交一些富裕人家的小姐太太打牌逛街,我賺多少她花多少,我們之間的共同語言也愈來愈少。
後來我和她最後分手了,認識了你媽媽,她也結婚了,我們後來遇到過還聊了很久,她說她從小生活在富裕家庭有花不完的錢,所以她需要的是有人陪伴,但是我卻忙於賺錢沒有時間陪她;而我呢,其實我清楚知道一結婚她的家裏就不會在資助她了,她沒有體會過沒錢的滋味所以自然不認為有危機,而且一直沒有計劃過經濟,所以我們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雖然有感情,這樣一直分歧下去也就慢慢磨到沒有了,對於感情我也不後悔,唯一後悔的就是放棄了聯考,自己確實挺傻的,我不讀大學也未必會和她有結果,真要是讀了大學,也不見得就會錯過什麼。
小的時候我以為我們兩好好加油就可以天長地久,這想法倒是很幼稚,我到了快三十歲才確認最適合我的人就是你媽媽,她和我之前在中學時代以為的類型完全不同,好在我算是選對了人沒有讓這輩子後悔。
吉民聽著爸爸講自己的故事,若有所思,幾天後,爸爸收到一封EMAIL,是兒子寫的:我想我清楚爸爸的用心,原來爸爸也有浪漫的時候嘛,嘿嘿,不知道這些事情媽媽是不是都知道。
不過爸爸,我也想和你一樣認真對待一次,雖然我現在未必不知道自己最適合的人是不是她,但是我不能這麼不講道義啊,而且我現在還是那麼喜歡她的。當然我也會如你所願考慮成熟一點,我和她已經商量過了,我們不準備考同一所學校了,但是我們準備考同一個城市的學校,我還是不放棄讀最好的大學,也不想和她離得太遠,這樣的安排,不知道爸爸是否滿意呢?
我還想說一句哦,我也覺得爸爸選擇了媽媽是最棒的,因為這樣才有了你的乖兒子。
家長怎麼和孩子分享
當孩子能和家人一起分享成長過程,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教育。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都應該學習如何去正確、適當地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擁有和家長分享的權利,家庭生活裏一切責任、榮譽、悲傷、喜悅家長都可以和孩子分享。
——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經曆 給孩子講述父母童年的故事,讓孩子分享父母的成長經驗,這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和父母平等交流,分享父母的小秘密,這樣做會拉進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體會到和家人分享的快樂;而是家長的成長經驗對孩子具有參考意義,孩子可以從父母地成長中了解到,原來父母也曾經和自己一樣,麵臨著種種成長的煩惱,孩子會從父母的經曆中找到力量來幫助自己成長。
——體會孩子的情緒。孩子對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許同樣的經曆,你和孩子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所以套體察孩子的情緒。你要和孩子分享的隻是事情本身,而不是要他接受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