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明知道婆母是在指桑罵槐,是在說齊氏的愚蠢連累了齊家老小。可是那時候長樂心情不好,沒心思同婆母糾纏,同樣也是考慮到大家的心情,不想在家中被抄後又鬧出什麼事情來。她的忍讓,卻被看做是一種膽怯和心虛,這讓她婆母越發的蹬鼻子上臉。
而駙馬則是能不管則不管,對內院的事情離的遠遠的,半點都不想沾染上這些俗事糾紛。長樂也沒指望讓駙馬幫她,忍讓了一段時間後,長樂也心知這樣子下去不行。於是在婆母又一次鬧起來的時候,長樂沒有再沉默,而是站起來反擊,說的話也挺重的。總之那一次震懾到了人心,但是也帶來了無窮的麻煩。
婆母指責她不孝順,指責她仗著身份欺負人。還指責她是個掃把星。駙馬躲得遠遠的,等躲不過的時候才站出來勸解長樂給婆母道歉。長樂忍受夠了,這一次誰的麵子也沒給,話說的很明白,若是婆母再敢鬧,她就將人趕出去。她這裏是公主府,不是收容所,更不是讓人撒潑打滾的地方。
齊老爺子是個明理的,也知道自己媳婦鬧的過分了。那一次後,齊家就從公主府搬了出去,靠著長樂給的銀錢另外置辦了一座宅子,算是安頓了下來。不過如此一來,長樂同駙馬的關係也就越發的淡了。
午夜夢回,長樂也時常在追憶,同駙馬的關係不好,這讓長樂並不沮喪。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就沒特別好過,總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矛盾。隻是想起駙馬,難免就想起齊家大表哥。齊家被抄,齊家大表哥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看見他眼中的疲憊,被壓彎的脊梁,長樂的心就久久無法平靜。可是她隻能遠遠的看著,不能走近一步。
長樂時常歎息,不過多半是在夜深人靜沒人看到的時候。雖然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如意,但是好在她還有孩子,孩子們都很聰明可愛,還有她的兄弟安親王,雖然身子骨依舊很弱,一直都是用藥養著,但是好歹也成親,也生兒育女,能夠安心的生活,不用再牽扯進入朝廷紛爭中。
唐方緒登上了帝位,他們這些做兄妹的日子也跟著好過了一點。唐方緒雖然對大臣們很嚴苛,但是對於宗室們尤其是這些兄弟姐妹們,還算寬容。隻要沒觸碰到他的底線,隻要安分守己不鬧事,唐方緒也願意給大家體麵。
齊家雖然無法恢複往日的榮光,但是好歹也恢複了幾分元氣。像是齊家這樣底蘊深厚的家族,隻要不是被連根拔起,男丁沒死絕,就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齊家經營了這麼多年,手中掌握的關係網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財富絕對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當他們覺著安全的時候,這些關係網和財富都會發揮超出人們想象的力量,讓齊家慢慢的再次站在人們的視野中,過了兩三代,齊家又將是底蘊深厚的名門大戶,豪門望族,又是眾人趨之若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