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許多國家都注意到了人口的高速持續增長對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而采取了各種措施以控製人口的增長。在我國,這個問題更加突出。為了使我國人口增長得到更好控製,我國政府提倡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孩子,這樣,獨生子女的優生優育就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才能得到一個健康的孩子呢?這取決於很多方麵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最佳的生育時機,怎樣選擇最佳生育時機,我們就以下幾個方麵來談一談。
第一節 生殖細胞
生育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有健全的男女生殖細胞,並完成受精。以下分別敘述男、女生殖細胞。
1精子
(1)精子的產生:男性生殖細胞主要是精子,精子形似蝌蚪,長約60微米,分為頭尾兩部。頭部長約50微米,寬約25~35微米,正麵呈橢圓形,側麵觀似梨形,主要由細胞核組成。核的前2/3覆蓋有頂體。頂體內含有水解酶,能溶解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帶,對受精起重要作用。尾部長約55微米,可分為頸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尾部的軸心有一條抽絲,結構與纖毛相似,由外圍9組雙微管和中央一對微管構成,可以擺動。
1精子是由睾丸的曲精小管中產生的,曲精小管有精原細胞,它來源於原始生殖細胞,它們通過變形運動於第4周末或第5周初遷移到原始性腺中。
男子從青春期開始,在腦垂體雄性腺激素的刺激下,精原細胞開始分裂增生,產生兩種細胞,其中一種細胞保持了精原細胞的特征,繼續分裂,另一種細胞停止分裂,胞體增大發育成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組型為44+XY。
初級精母細胞進行第一次成熟分裂(稱為減數分裂),分裂為兩個精母細胞,其染色體數目比初級精母細胞減少了一半,為22+X或22+Y,次級精母細胞很快進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其過程與一般有絲分裂基本相同),產生兩個精細胞,其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少,仍為22+X或22+Y。
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過兩次成熟分裂,產生四個精細胞。精細胞不再進行分裂後,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形態結構變化過程,轉變為精子。其主要變化為細胞核濃縮,由球形變為扁平梨形,高爾基複合體分化為頂體,構成精子的頭部,兩個中心粒移到與頂體相對一端,即頸段部分,分為近側中心粒和遠側中心粒,由遠側中心粒長出軸絲,線粒體聚集在中段部分,圍繞著軸絲,排列成螺旋狀,同時細胞質逐漸向尾部轉移大部脫落。
從精原細胞繁殖增生到形成精子,約需60天。精子的發生過程是在神經一內分泌係統的調節控製下進行的。丘腦下部分泌促進性腺激素釋放因子,調節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於睾丸促使間質細胞產生睾丸酮。血液內的睾丸酮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對丘腦下部又能發生反饋作用,使各級激素的產生維持動態平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幹擾,都會影響精子的發育過程。
精子在曲精小管內形成後,在形態結構和遺傳物質的分配上已經完備,但生活能力還很弱,也無受精能力。在曲精小管壁肌樣細胞收縮等因素作用下,精子被推送到附睾中,由於雄激素和正常附睾內環境作用,精子達到功能上的成熟,並獲得了充分的活動能力。
(2)精子獲能:精子在附睾中成熟後,已經獲得了授精能力。但是,由於精子的頂體中含的水解酶,與附睾液和精囊液中的抑製因子結合而失去活性,不能溶解卵子的放射冠和透明帶。女性生殖道內含有獲能因子,可解除上述抑製因子的作用。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內獲得最後授精能力的過程稱為獲能。女性生殖管道的內環境和正常的激素水平是精子獲能的必要條件。
2卵細胞
(1)產生女性生殖細胞主要是卵子:卵子是由卵排出的。女性的卵巢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提供成熟的卵子,另一是為支持生殖的內分泌功能。婦女的生殖功能在胎兒期已奠定了基礎。其一生中全部卵細胞都是胎兒期增殖生成。新生兒出生時可能有10~50萬個,不再隨年齡而增長。每個卵母細胞周圍有一層原始的顆粒細胞,二者之外還圍有一層基膜,即形成一個始基卵泡。
這些始基卵泡在婦女一生中,無時不有成批的在生長中。但是99%以上都在開始發育後不久即相繼衰萎消亡,稱為卵泡閉鎖。僅在生育年齡時期內才有數百個卵泡完全發育成熟而排出成熟的卵細胞。臨近青春期及青春後有的始基卵泡內的卵母細胞增大,其周圍的顆粒細胞增生成複層,並合成更多位子它們表麵的促卵泡成熟激素受體,還分泌一種粘多糖,在卵母細胞周圍形成一透明帶。同時在FSH作用下卵泡周圍的間質細胞分化成內外兩層卵泡膜細胞。在雌激素和促卵泡成熟素的作用下,卵泡膜和顆粒細胞膜上合成促黃體生成素受體。細胞內芳香化酶也在FSH的作用下活化,於是卵泡膜細胞開始分泌雌激素,而內卵泡膜細胞和顆粒細胞協同作用產生雌激素。這些激素和自循環中滲出的液體以及其他一些蛋白質,肽類液素等物質積聚的顆粒細胞的間隙中形成卵泡液。隨著卵泡液的增多,卵母細胞及其周圍的顆粒細胞所形成的卵丘被推向一側,這時稱之為生長卵泡或發育中卵泡。它的直徑可達100~200微米。每一月經周期中一般隻有一個生長卵泡繼續發育成熟,其餘的則衰萎閉鎖,卵泡在繼續發育的過程中,不但卵泡液增多,體積繼續增大,而且卵泡漸移向卵巢的表麵,最後突起於卵巢的包膜上。
卵泡液中類固醇激素含量顯著升高,還有一些水解酶出現,分解粘多糖使液體的膠質滲透後增高。此時顆粒細胞表麵的促卵泡成熟激素受體量漸減,促黃體生成激素受體增加,使細胞內脂醇物質積聚,為黃體期大量分泌黃體酮作好準備。這時的卵泡稱為成熟卵泡。
女性胚胎發育到第2周時,生殖細胞移到生殖脊,成為卵原細胞,並迅速分裂增殖成為初級卵母細胞。到胎兒達5個月時,估計已達600~700萬個。在這個過程中,所形成的細胞陸續停止增殖而開始第一次成熟分裂(減數分裂),在初生時,卵母細胞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期中,直到卵泡發育,它們仍然處在那個階段,卵泡發育最早可在青春期開始。在排卵前,成熟卵泡已完成第一次成熟減數分裂,卵母細胞分裂成兩個大小不等的子細胞,結果兩倍的染色體(44個常染色體和2個性染色體)減為單倍(22個常染色體和l個性染色體),每個子細胞各含23個染色體容納大部分細胞質的細胞即為次級卵母細胞,較小的細胞稱為第一極體,位於透明帶和次級卵母細胞的卵黃膜之間。第二次成熟分裂在輸卵管壺腹部發生,並且隻有受精的卵子才進行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極體而成為卵細胞。如果在排卵後約24小時沒有遇到有活力的精子,它就開始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