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全見他說得含糊,不明不白,因驚慌起來,說道:“莫非小兒在唐家,有甚不測之事嗎?萬乞明言。”店主人隻得說道:“當日令郎在唐家過得甚好,令郎也甚聰明。不期這年遇著考期,令郎才高,府、縣俱取第一。到了道考,令郎前去入場,一時人多遺失了,唐家各處找尋,竟無下落。後來又傳說變故,也就不知真假了。”
昌全忽聽了此言,不禁大哭道:“原來小兒已死了!我隻指望回來尚可團圓,誰知我倒重回,你竟喪亡!往日思兒、想兒,今竟做了一場大夢!”店主人道:“事有前定,人有壽夭。昌爺也不必十分傷感。”昌全隻得收淚,說道:“我今雖聞此信,少不得要去見見唐兄,謝謝他向日之情,也不枉一番相與。煩賢主人一引為感。”遂立起身來要走。
店主人連忙留住道:“昌爺且慢。如今唐家已非昔日,昌爺也不必去了。”昌全道:“這是為何?萬望見教。”店主人遂將唐塗謀占家私,唐希堯為著人命,家私盡費事說知。又聞得他久已搬往他方,依傍親戚去了。昌全聽罷,不勝傷感。隻得別過,來見杜氏,說知兒子失去,唐家不知去向之事。杜氏傷心流淚,因在客店中,不敢高聲。
過了一夜,次日起身,一路上耽耽擱擱,方到了鬆江府華亭縣來。此時真是江山依舊,人麵全非。昌全到家,幸喜昌儉還在。昌儉忽看見老相公回家,不勝大喜。連忙跟了昌全,到船拜見主母。杜氏指說道:“你可拜見了小姐。”昌儉拜過,方知相公今已做官。因歡歡喜喜,遂叫了人夫,將行李搬到家中。昌全、杜氏且喜今已得回故土,歡喜無限。就有向日舊友、親戚,忽聽見昌全回來,又見說是昌全在邊立功做官,今日欽賜回來,十分榮耀。俱來慶賀。會見朱天爵,方知端家也失了女兒,如今他也做官往任上去了。昌全見舊房低小,遂托朱天爵買了一所大房,住下不題。
卻說端居在宜城縣做了知縣,為官清正,不肯輕易準人詞狀。就是準了,大半都是勸人和息,真是訟簡民安。此時端昌已是十八歲了。端居見他長成,尚未議婚,也時常勸他。端昌隻以有了鳳家小姐之約,不肯失義。端居見不可強,也隻得由他。適值這年宗師按臨,端居即備了文書,稟知宗師。說有子隨任讀書候考。宗師準了。
過不多時,端昌竟容容易易的進了。又過了幾日,同著這起新進送入學中。內中隻有端昌年幼,騎了白馬紅纓,分外好看。他因是父親在任,各鄉紳以及同官俱送彩旗來賀。端昌謝過宗師,端居遂叫兒子去拜謝同官以及鄉紳之家。端昌先去拜過府尊以及刑尊。
卻說這刑尊是個進士出身,四川人,姓柳名星,有個女兒正在妙齡,因無得意之婿,尚在愆期。今日忽見門上人傳進帖來,卻是端知縣的兒子端昌,新進秀才。又聞他年尚幼,正欲一見。遂吩咐衙役請留麵會。不多時,柳刑尊出來相見,端昌要行大禮拜見,柳星再三謙讓,隻行了子侄之禮。
柳星看見端昌果是少年清秀,心中十分歡喜。遂說道:“賢侄高才,今秋折桂,明春定作狀頭。”端昌遜謝不敢。柳星又問:“賢侄今年貴庚了?”端昌道:“小侄今年十八。”兩人又談些別事,端昌告辭。這柳星退入私衙,暗暗想道:“若得此人為吾之婿,吾願足矣。”因欲托人到端知縣衙中去說,又一時無可托之人。忽想起他一個得意的門生王成美,除非央他說合,自然可成。遂著人拿一名帖去請。
王成美來見,坐下說道:“不知老師呼喚門生,有何尊諭?”柳星道:“我聞得端縣令之子,年少多才。今已新進。本廳有女,素嫻閨教,尚然待字。意欲與端子作兩姓之歡,係赤繩之足,一時柯斧無人,欲屈賢契為我一行,不知可否?”王成美道:“以老師門楣,俯願宋陳。端父母無不樂從之理。”
王成美別過,即來見端知縣道:“生員奉柳老師之命,來見老父母大人者,因柳老師有一位小姐,賢淑多才,正在芳年。前見令公子英英俊彥,不久登瀛。又知令公子未娶,柳老師心實慕之,今欲以淑女而配君子,故托生員作一月老冰人,結二姓之盟,願偕伉儷。乞老父母大人俯賜允從。”
端居見王成美突然說起親事,大費躊躕。因沉吟了半晌,方說道:“本縣葑菲下屬,怎敢仰比黃堂?既柳刑尊不棄,以兒女姻親下話,誠為天幸。但恨小兒賦性頑劣,隻欲以功名入手,方才受室。本縣見其大言自負,每每勸戒。無奈他立誌已定,不能相強。故此蹉跎。婚姻之事,乞賢契將小兒之意上達刑尊,尚容緩議,何如?”
王成美隻得辭出,又來見柳刑尊,細細說知。道:“門生揣度端父母之意,大約望子成名念切。況且今歲秋闈已近,莫若俟其試過。倘能僥幸一第,門生再奉老師之命,敬執絲鞭。則端父母無辭,而端兄亦願成婚矣。”柳星道:“望子成名,堅心博金紫,亦人之常情。但兒女婚姻之事,實人生所不免。何不一言為定,以俟秋闈得意,方使百輛於歸,未為不可。再煩賢契細述我言為感。”
次日,王成美又來見端知縣道:“生員昨日領老父母大人之言,即見柳老師細細說知。柳老師亦盛稱令公子賢而有誌。秋闈已近,不妨靜俟。但想婚姻締好,總不即行幣帛,亦必有一言為定,方使不移。故托生員再求老父母大人允諾。”端知縣隻得含糊說道:“婚姻豈不願結?但遲歸終吉,隻待小兒望過秋闈,定當報命。”王成美見端知縣已有允意,便滿心歡喜,忙打一恭道:“生員謹佩台命。即複柳老師矣。”於是辭出。隻因這一去,有分教:
司李愛才嫁女,令尹為子歸家。
不知果能成就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