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上山下山都要帶上很多的水桶,到了地方先用工兵鏟在樹幹底部砍一個缺口,然後用水桶接裏麵的紙漿,最後再集中到大水桶裏運過去。
這樣的材料有很多,光是一棵爆腹漿木的紙漿就能裝滿好幾個100升的大桶,而且這些紙漿還很粘稠,想要拿回來造紙還要加水稀釋之後才能使用,所以這麼算起來還是很充足的,隻要一棵樹的材料就夠羅衝用很長時間,造出不少的白紙。
不過羅衝看了那些紙漿原料之後,感覺這天然的紙漿總是軟綿綿的感覺,似乎纖維強度不夠,很容易拉扯斷裂這樣子。
但羅衝並沒有喪氣,造紙的材料有很多,一種不行就再往裏麵加別的嗎,雖然單質紙不是沒有,像是竹子做紙,秸稈造紙,總之這些就不用想了。
竹子這裏是沒有的,秸稈這裏暫時也沒有,而且秸稈造紙的步驟也很麻煩,汙染處理也很嚴重,不弄好的話,對水源危害非常大;雖然這些都不能用吧,但是還有很多別的能夠造紙的東西啊。
木材加工弄下來的樹皮,麻布紡製剩下的比較短的麻纖維,這些也同樣可以用來造紙,而且需求量還不是很大,隻要稍微混合一下,往現成的紙漿裏麵摻一些就好了。
這些天然紙漿並不需要怎麼處理,目前主要處理的是樹皮和麻纖維,這些東西還是很硬的而且顏色也不是白色,所以還要先煮一下。
羅衝讓那些木匠在院子裏砌了一個簡易的灶台,架起了大鍋用來熬製樹皮和麻纖維。
當然了,如果走正常流程,這些東西也可以不用煮的,直接放在池子裏用水泡也行,利用水中的微生物使它們分解,然後泡到發白褪色,但是羅衝沒有這個時間,如果用泡的話,可能要泡上幾個月的時間,這怎麼等。
所以他直接用煮的,直接煮材料也不是不可以,但想要在短時間內把樹皮煮爛,煮到發白褪色,還需要加入一些化學藥劑,這個東西當然就是堿了,也就是蘇打。
堿在這裏麵的作用就是促進纖維的分解速度,但這是造紙,所以羅衝並沒有直接使用純堿,因為還有一種比純堿更好的東西,那就是石灰。
眾所周知,石灰也是高堿的物質,和純堿沒什麼兩樣,但是用這種白色的粉末和樹皮麻團一起煮的話,會更容易讓它們變白,而且這些石灰粉也會附著在纖維上,這樣最後作出來的紙也會更白,更平整,在古代造紙中,加石灰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最後煮好了撈出來,和那些天然紙漿混合到一起捶搗,把纖維充分混合後,再配以清水調勻,傾倒在一個大池子裏,然後就是最後用薄席子抄紙的關鍵步驟了。
48634/464451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