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星期過去,漢陽城的各個工坊依舊在忙碌著,紡紗車間的桑丘已經攢夠了幾千束蠶絲,現在正和小蝶一起嚐試織造絲綢,此時雖是深秋,氣溫日益降低,但是這些紡織女工們仍然幹的熱火朝天。
大嘴的冶金工坊也沒閑著,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裏,他已經用青銅合金的金屬字模澆鑄出了整整五套大小不同的鉛錫活字,一顆顆閃著耀眼銀光的活字仿若一枚枚印章,隻要刷上油墨,隨時都可以用來印刷書籍。
木桶的木材加工廠更加忙碌,人員也是最多,一部分在不停的製作教學樓所需要的桌椅,還有一批人專門生產木船,另外一批則在生產各種器具,比如木製機械,農具,水桶之類的零散玩意兒。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羅衝這幾天讓他們製作了一批新的東西,有幾個很大的櫃子,上麵是用來放置活字的,另外就是排版用的木框,刷子,工作台,等等工具。
羅衝自己也沒閑著,這些天除了繼續教授學生上課之外,他自己還親自調製了一些油墨的配方,墨還是鬆煙墨,油都是植物油,花生油,麻籽油,漆油,桐油,這四種全被羅衝試了個遍,最後就是用幾種油混合配比,來調製出效果最好的油墨。
經試驗分析,桐油這種類似天然清漆的油不怎麼適合印刷,因為桐油油紙防水,所以油墨印刷的字體也就是防水的,但是和周圍空白的地方相比很別扭,且有很大的桐油味道,雖然桐油的氣味沒有毒,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所以沒有采用。
再有就是花生油,效果還不錯,但是墨跡幹的比較慢;麻油和漆油也各有特點,經過一番對比之後,羅衝配出了一種混合油墨,用30%的麻籽油,加60%的漆草籽油,再加5%的桐油,混合之後再用鬆煙墨研磨均勻。
用這種混合油墨印出的字跡,因為含有麻籽油,所以不會暈染,印出來的字跡不容易在紙上擴散,所以字跡清晰;
又因為裏麵含有大量的漆草籽油,所以油墨的附著力很強,容易在紙張表麵上墨,可以做到一次上墨,不用翻來覆去的來回刷幾遍,隻要把紙鋪在印版上,用刷子過一遍就能輕鬆上墨,不至於來回返工,降低殘次品的出現率。
最後就是因為加了少量的桐油,使得油墨可以快速幹燥,油墨的揮發性好,幹得快,而且因為加了桐油,還可以給油墨提高亮度,印出來的字體墨跡鮮明。
白天對著日光的時候可能還不明顯,但是到了晚上,對著不怎麼明亮的油燈看書的時候,這個特點就立即凸顯了出來,上麵印刷的字體雖然沒有熒光字那麼誇張,但是也可以明顯的在周圍的白紙上突顯出來,這個特點在沒有電燈照明的時代尤為重要。
最後就是由於添加了大量的鬆煙墨,印刷出來的字體不僅特別的黑,而且聞起來還有一股烤鬆木的味道,這個特點倒是讓印出來的紙業非常的好聞。
油墨,紙張,金屬活字,排版工具,印刷工具,撿字的貨架,工作台,各種設備一應俱全,羅衝也忍不住想要印書了,花費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看不到成果怎麼行。
最後選定的印刷工坊,放在了一棟沒有人的教學樓頂樓,專門空出兩間教室用來印刷。
貨架貼著牆擺好,再把五個型號的金屬字擺了上去,中間是幾張很大的工作台,上麵陳列了各種印刷工具,隔壁的另一間教室則是庫房,存放白紙和油墨,還有印好的成書,並且這裏也有幾張桌子,用來給新書裝訂。
萬事具備,隻差開工,印刷工坊的人不多,隻有五個人,白起為總管,不過剛開始開工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那就是最繁瑣的檢字環節。
檢字這玩意兒,說難不難,但是對白起這種沒學過多少字的人,就不容易了,更遑論讓他在漢字的海洋中挨個找到需要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