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授田製(5400大章,求票票求訂閱)(3 / 3)

到底宣布什麼事情,羅衝還沒確定下來,他還在家裏悶著頭的寫計劃和演講稿。

這次全民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推行私有製,得益於人口普查的落實,漢部落終於有了皇權到戶的能力。

首先,統計戶口之後,漢部落轄區所有有戶口的‘國民’,全部接受軍事管製,五戶為一伍,十戶為一什,以後不管是服勞役,還是收稅,統統由這種建製來執行,然後再逐層上遞。

其次就是推行私有製,當然了,貿然從公有製轉變私有製,族人們也會不習慣,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所以私有製要逐步推行,最首要的一條,就是分地。

不過分地是沒問題,但是地怎麼分卻是個關乎國家存亡的問題,比如曆史上的明朝,明朝可以說的上是漢人統治過的最強大的王朝,但是他最後滅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土地兼並。

勳貴和富紳搞土地兼並,在災年大肆低價收購土地,囤積糧食漲價,導致老百姓全都沒了自己的地,成為地主的佃農,生活極其悲慘,再加上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瘟疫橫行,百姓過不下去,最終才造反的。

為了避免這種事的發生,羅衝決定效仿秦製,其實和現代的製度也一樣,那就是授田製,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任何私人,不管你是誰,都不允許私人買賣土地,百姓隻有土地的使用權,沒有最終的所有權。

國家發給你一塊地,沒錯,你可說這塊地是你的,但是你的地不也在國家的領土上嗎?所以你的地還是國家的。

然後就是圍繞著授田製的一係列計劃,首先是田畝的國家標準,為了方便計算,最新的國家標準,一畝地的總麵積改為600平方米,一百畝為一傾,一畝的麵積也不再是原來的666.66平方米了。

之後就是如何授田,每人授多少田。

羅衝的計劃,是根據20級功爵來受田的,不過爵位的事情,還要跟《漢禮》這本書一起寫,暫時還不怎麼用的到,目前先把底層百姓的授田製度定下來再說。

漢部落最普通的百姓,一個成年人分20畝地,當然了,按照600平米算,換算成現代的畝也就是十幾畝的樣子,但是漢部落種植的都是水稻和玉米這種高產作物,糧食最少一年兩熟,搞好了甚至可以三熟,隻要肯勞作,20畝地養活一個十口之家的口糧是沒問題的,而且還能剩餘不少。

其實按照目前漢部落的糧食產量,一畝地種植水稻或玉米,一季的產量就夠一個人一年食用了,第二季種植的糧食則可以全部儲存起來,甚至賣出去。

而每個成年人分到的地足有20畝,那麼這20畝地種兩季糧食的話,假設這一戶共有十口人,除去自家食用外,他們最少還能剩餘3/4的糧食,可以用來換錢,買油鹽醬醋,供孩子上學,買筆墨紙硯,婚喪嫁娶隨份子,還要繳納農稅。

漢部落的農稅也是收糧食,目前的稅額為4/10,也就是你家的地裏收了1000斤糧食,要交300斤糧食為農稅,另外除了糧食外,還有人頭稅,也就是古代常說的‘口賦’,差不多約為50斤糧食。

不要覺得這個稅很重,還有其他福利作為補充呢。

成年男人分地20畝,隻能用來種植稻(大米)、黍(玉米)、麥、豆,這四種作物,作為主要的糧食來源。

男人分了地,女人自然也要有地,成年女人分地同樣是20畝,但卻是輔田,也就是字麵意思,起輔助的作用。

男人種糧,女人的輔田就用來種植桑、麻,花生,蔬菜,漆草,等其他的經濟作物,一是為了提供其他的原料來源,另外種一些菜也能滿足自己食用,種花生還能送到油坊榨油,總之都有用處。

不過你既然得了國家的地,自然也是要交稅的,女人輔田的稅,自然不可能收一堆菜回去,主要收麻皮,蠶絲(這個主要是種桑養蠶才收的),還有天然漆,以及可以用來榨油製作印刷油墨的漆草籽,具體收什麼,主要還是看你種的什麼。

不過如此重的賦稅,老百姓一年到頭基本上也存不下什麼東西了,那該怎麼辦?重要的來了。

孩子也要分田,生男孩分糧田五畝,女孩分輔田五畝,而且這些地不收稅,另外考慮到這年頭衛生醫療條件差,孩子夭折的多,所以羅衝又規定了一條,孩子漲到六歲,加田五畝。

也就是說,如果大人好好的養孩子,把孩子養到了六歲,這個孩子就能分到十畝地,同樣還是不收稅的地。

當然,這也是明麵上沒有稅收,漢部落搞普及教育,又不給錢,就算不收學費,那平常買筆買墨水,買紙不要錢嗎?這個錢國家雖然不給,那就從分給孩子的這十畝地上出吧,總而言之,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這些孩子的地,六歲以下是五畝,生一個立馬給五畝,還是免稅的地,這麼幹就是為了鼓勵生育,生的越多,地越多。

地太多種不過來那怎麼辦?

哼哼哼......好辦。

48634/50670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