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製好自己的人才可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一個人可能在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或者缺乏健康的情況下取得成功,但沒有自製力,絕對不可能成功。
林肯在剛成年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但是他逐漸學會了克製,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有愛心、忍耐力強的人。他曾經對陸軍上校福尼說:“從黑鷹戰役開始我便養成了克製的好習慣,並且一直保持著,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隻要下定決心,決心就可以為自製力提供動力和援助。那些偉大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可以掌控自我,控製情緒、欲望和恐慌心理的人。
麵對誘惑,勇敢說“不”
“不”是小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的一個字,但是大人們卻很難說出口。傳統哲學與現代智慧,歸根到底就是麵對利誘,勇敢說“不”。
亞曆山大在33歲之前就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但是這位年輕的希臘英雄卻被自己的本能打敗了,他像個傻瓜一樣在巴比倫的縱欲生活中死去。其實,一個不起眼的“不”字便可以挽救他,但是那個虛偽的“隻有一次”的借口卻將他徹底地毀滅了。
麵對困境,從容的人比焦躁的人處理得更好
不驕不躁、不自怨自艾、不輕易發火,這些都是優秀的品質。麵對困境,從容的人比焦躁的人處理得更好。光明磊落、朝氣蓬勃的人,無論到哪裏,都會受到歡迎。
生意冷淡、貨物囤積、相關債權人紛紛催款的情勢是對企業領導人涵養的極大考驗。如果這時候稍不愉快就大動幹戈,會對員工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如果這時他能從容麵對,不抱怨、不發脾氣、和善仁慈,就會獲得員工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與他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沉著、冷靜、永不言敗,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具備的素質。無論何時,都要用溫暖的笑容,禮貌待人;都要滿懷信心,具有戰勝挫折的信念和決心!
內心虛空,才會產生暴怒
強者在遭遇挑戰時依然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口不擇言不會為人們帶來利益,相反,這隻是懦弱的表現。沒有任何人會因此而變強勢、變富裕、變快樂或者變聰明,反而會被有教養的人輕視和厭惡。
衡量一個人的力量,並不是看他憤怒時的爆發力,而是要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有的人在受到侮辱時,隻是臉色短暫地變蒼白,但很快就能冷靜下來;在遭遇痛苦後,仍然可以堅強地挺立,穩穩地控製自己。這就是真正的力量!真正的強者是感覺敏銳,心中有熱情的人;是遭遇挑戰時依然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人。
由於自我克製而產生的平靜是非常美好的。麵對突然的挑釁,也要平靜,就像沒有受到幹擾一樣。如果隻是因為一時的憤怒而口不擇言,之後一定會為此而後悔。易怒是人性格中的一大缺憾,常會因此深化與周遭人群的矛盾,破壞一個人立身處事的原則,甚至因此把自己的生活變得亂七八糟。
能忍受任何難堪的情況,遇到挑釁也能冷靜對待,隻有這樣,才能成為有威信、被尊重的領導者。
衝動是魔鬼
很多人一輩子都很平庸,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脾氣暴躁,得不到他人的認同和欣賞。那些在生活中不能掌控自己情緒的人,往往使人難以忍受。性格的缺陷很有可能使一個人長久以來的累積和努力毀於一旦,即便他身在高處,也有可能因此在瞬間就失去所有。
如果一個能力出類拔萃的人,因為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而在競爭中出局,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有些人明明有很多機會,隻是因為脾氣暴躁而失去這些機會,這也是非常令人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