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職業精神(2)(1 / 2)

立刻行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金斯利說:“不論你是否願意,每天早上起床後你都必須開始做事,並且要以最大的努力做好它,這樣可以培養自製力、勤奮、意誌力等各種美德。而懶惰的人是沒有這些優點的。”

想要發展自己的個性,提升個人的品格,立即行動起來才是最為重要的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如果你沒有勇氣,不懂忍耐,沒有決斷力,那麼就嚐試培養自己的這些特質。要相信,上帝賦予了你一種可以改變自己的神奇力量。

除了勤奮,你別無選擇

工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法則

不用,就生鏽

整個宇宙中,也許會有遊手好閑的人,但除了這些人之外,所有的事物都依據自身的規律無休止地運轉著。左拉曾經說過:“工作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法則,工作使有機的事物緩慢而有條不紊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任何事物如果不運動就會停滯,如果某種器官不再被我們使用,那麼它就會衰退。大自然會賦予能夠投入使用的東西以力量。

德國人習慣在鑰匙上鐫刻這樣的話:不用,就生鏽。這話不僅僅對鐵適用,對人是也如此。

羅馬帝國最強大的時候,國王也參與田間勞動。後來,普通的工匠和辛苦的農夫大多成了奴隸,連當時最開明的西塞羅都說:“手藝人從事的工作是卑賤的,工廠作坊裏沒有高尚的工作。”亞裏士多德也說:“管理有方的國家不應該有技術工人,因為他們不會做出任何值得讚揚的事情,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隸。”這個鄙視勞動人民的國家很快就失去了生命力,從地球上消失了。

勤奮是成功的信使

不論是詩人還是藝術家,能夠創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都有賴於勤奮工作。安東尼·特羅洛普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想要情緒好轉或是詩興大發的時候再去工作,實在是太荒謬了。

坐等什麼事情發生,就仿佛是在等月光變成銀子。希望宇宙中發生奇跡,取代自然法則,這根本不可能實現。這些都是懶惰者的借口,是那些目光短淺者的推脫之詞。

丹尼爾·韋伯斯在七十歲生日時談到他成功的秘訣,說:“我今天的成績都是通過努力工作得到的,在我的一生當中,沒有一天不是在努力工作的。”因此,人們把勤奮工作稱為使成功降臨到個人身上的信使。

改變工作方式是最好的休息

格萊斯頓先生快90歲了,他說:“我在工作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年輕的時候我就養成了努力工作的習慣,這樣的習慣有很多益處。改變工作方式是最好的休息。如果長時間的看書和思考,會讓大腦很沉重,那麼就到陽光明媚的室外呼吸新鮮的空氣,鍛煉身體,盡快地恢複思維。要知道,自然的努力是永不停歇的。即使我們在睡眠中,心髒也依然在跳動。當大自然的偉大活動停止的時候,那麼人就會死去。我會讓我的生活最大程度地遵循自然規律,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效仿大自然的模式,這樣做給我的最好回報就是良好的睡眠、健康的消化係統,從而使身體的器官維持在最佳狀態。請相信我,這是努力工作給予你的最好的回報。”

勤奮工作是你的福氣,是你成功的基礎

“讓我們再次祈禱吧,勤奮工作是一種福氣,是不能錯過的重要事情。”工作給我們帶來的福音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講:具備了基本的做人品德;有自己的成功事業;如果你願意,它會讓你變成“藝術家”——我們心靈深處的藝術家。不論我們從事何種職業,勤奮工作都是一種福氣,因為這是所有的成就和文明的秘訣所在。

從早到晚,無論晴天還是雨天,也無論是否在遭受病痛的折磨,每天都必須要到達指定的地方,開始工作。而隻有堅持工作八到十小時後的休息,才會讓人覺得格外的舒心愜意。上午九點,是孩子們必須上課的時間,不能夠分散精力;不管在哪裏,賬本上的數字都必須要精準;無論在哪個倉庫,貨物的數量必須要和清單上的一樣;無論什麼時候,必須要用平和溫柔的態度對待顧客和鄰居。總之,不管從事什麼職業,我們同樣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承受枯燥無味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優秀的品質——一心一意、處事幹脆、追求完美、堅韌不拔、隱忍、執著,等等,正是這些品質奠定了一個人成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