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A: 阿裏巴巴,馬雲的江湖夢 私生子淘寶
阿裏巴巴在“非典”期間的收獲還有淘寶。對於淘寶的創立,阿裏巴巴內部為馬雲準備的“牛皮”說辭是: 在淘寶開辦的一年前,馬雲在美國發現他的一位白領女性朋友身上穿戴的幾乎都是從網上買來的,而且這樣的人並不是特例。從那時開始,一直對從消費者到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持懷疑態度的馬雲開始動起腦子,並在易趣欣欣向榮的時候開始介入這個領域。
不過,更多的指向則是淘寶從一開始並非是馬雲深謀遠慮的結果,相反,是一種被動行為。
這種被動來自兩方麵:一方麵,阿裏巴巴的B2B業務雖然活了下來,但無法支撐起馬雲內心想吹的“大牛皮”,因此,馬雲得尋找一個能讓他繼續把“牛皮”吹大的領域去折騰。另一方麵,這個時候的馬雲雖然口才依舊一流,英語也倍棒,但在VC麵前,這時候的馬雲算不得什麼大人物,他必須聽命於人。
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2004年2月,阿裏巴巴集團宣布獲得中國互聯網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82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者包括軟銀、富達投資、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其中軟銀投資6000萬美元。
有好事者翻閱過軟銀2003年到2005年的年報,軟銀在這次投資後在阿裏巴巴的股份變化不大,年報中按權益法計算的對阿裏巴巴的投資也與6000萬美元的數字相差甚遠。這都說明,得到軟銀2004年2月巨額投資的主體其實並非阿裏巴巴,而是淘寶。
就在馬雲宣布以上消息的第四天,eBay宣布以1.5億美元合並易趣。合並後的eBay易趣占有中國C2C電子商務90%的市場。
不要和我說,這隻是個巧合而已,這就是一種針鋒相對,一種心理戰。
阿裏巴巴的公關為他們的“聖主”馬雲還編過一套“吹牛”的說辭,那就是馬雲發現eBay在本質上跟阿裏巴巴很相像,不過eBay做C2C,阿裏巴巴做B2B。馬雲判斷要不然eBay切入企業領域,要不然阿裏巴巴殺入個人領域,於是決定創建淘寶網。
這個說法很具有奧德修斯與獨眼巨人搏鬥的悲壯和傳奇色彩,但我覺得不足以為信。如之前所說,馬雲做C2C招惹eBay,最初的主意並非來自他自己。
如果不是馬雲的主意,那會是誰的主意?
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孫正義,出生在日本的韓國後裔,在美國著名的伯克利大學受過高等教育,是全球互聯網產業崛起最重要的吹鼓手。他曾因早期投資雅虎等多家第一代互聯網公司在2001年當過兩天的全球首富,不過,兩天後,2001年那一浪互聯網由盛而衰,孫正義的人生進入下降通道,最慘的時候,他的財富縮水為鼎盛時期的2%。
這樣一個互聯網的超級信徒,並從互聯網的起落中真正發達過的人,內心其實隻有一個願景: 那就是意圖獨霸全球互聯網。
不過,當孫正義和整個全球互聯網從2001年走出低穀、逐步爬升的時候,孫正義和他的盟友們卻遇到一個巨大的對手,這就是eBay。
2002年前後的eBay是全球互聯網的王者之一,市值曾經達到可怕的700億美元,僅次於雅虎,並且作為電子商務的旗手公司,eBay儼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阻擊eBay,成為孫正義和他的盟友們必須麵對的事情,特別是在美國之外的互聯網市場。這是因為雅虎雖然在美國本土市場上強壓eBay,但從商業模式來說,比起eBay的交易模式,雅虎的門戶模式並不利於全球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