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L: 奮鬥之王雷軍
在本書之前的章節中,我曾經引用過一句經典廣告詞:“我們屈居第二,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現在,我再把這句廣告詞換另一種方式來表達,用來形容雷軍:
我們永遠爭第一。
是不是霸氣多了?
之所以說永遠爭第一,是因為在這個互聯網的大時代中,雷軍從來沒有拿到過第一;但是從各方麵看,無論是從他的起點、他的能力、他的勤奮,都不比那些曾經拿到過第一的人差,但很遺憾,雷軍運氣不佳,並沒有得到過這個機會。
——不要和我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的話,因為在過去16年中,我已經盡了全力。
這應該是2007年雷軍卸任金山總裁和CEO時的心境,在此之後的雷軍有過無數思考,也曾經將創業成功的80%歸於運氣。像他自己所說,如果自己是在1964年前後(比如楊元慶)或者1972年前後(比如丁磊、陳天橋)出生,那麼可能在大學畢業一兩年後剛好迎來了中國的個人電腦革命和互聯網行業的革命,可能成功要容易很多。盡管如此,哪怕80%的運氣不在自己這邊,雷軍仍然義無反顧地去完成自己永遠爭第一的心願。
不過,這一次他換了一種方式。
雷軍所做的,是如同何塞·穆裏尼奧一樣的華麗轉身: 如果當球員注定讓我無法得到第一,我會在教練領域,用自己的努力取得足以讓所有人閉嘴的表現,來證明:I’m the King。
這就是雷軍,永遠爭第一的雷軍,寧願清盤一無所有,也不願意年年保級的雷軍。
2008年,剛剛從做實業向天使投資人轉型的雷軍很快就拿到了一個“第一”。他以CEO的勤奮和親力親為來做天使投資的策略初見成效,獲得了“2008年度天使投資人”,而這隻是雷軍一係列成功的天使投資的開始。
今天的雷軍,是帶領著多支由希望之星組成的球隊打比賽的雷軍。雖然所打的聯賽暫時還不是最高級別的聯賽,這些希望之星也無法與一線巨星相比,但沒人能否認他們的潛力。如果雷軍將這些隊伍合並成一個隊去打最高級別的聯賽,或許真會有衝擊第一的效果。
用周潤發曾經做過的一個廣告來總結一下吧:
成功?我才剛上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