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中國互聯網未來的六大力量26(1 / 3)

第五章L: 奮鬥之王雷軍 從CEO到天使投資

方向決定結果。例如說,同樣是個B,你一路向北能變成NB,撞破南牆不回頭,就隻能當個SB。

類似地,2010年,雷軍在微博中寫道: 過去的三年每天都在反思。一日夢醒才明白: 要想大成,光靠勤奮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不要小看了這句話,這不單單是三年反思的結果,更是對之前16年的一個總結。如果你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你就等於擁有了雷軍19年的經驗。同樣,這也預示著做投資人的雷軍和做職業經理人的雷軍的最大不同: 方向。

金山的錯誤方向,毫無疑問是雷軍那麼努力但是不能大成的原因。

雷軍想要大成,而要大成則需要一個平台。如果雷軍選擇金山作為平台,其優勢是起點高、有現成的團隊;但劣勢在於,金山這樣一個已經成立了10多年、已經動起來的公司,有著強大的慣性。哪怕雷軍對金山已經無比熟悉,但是真正要改變金山的基因,這仍然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還好,現實替雷軍做了決定,雷軍最後也放棄了金山這個平台,從零開始重新打造最適合自己需要的平台。很快雷軍就宣布,在離開金山後將投入到天使投資的偉大事業中去。

借用百度百科的解釋:

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是權益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是指富有的個人出資協助具有專門技術或獨特概念的原創項目或小型初創企業,進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資。它是風險投資的一種形式,在根據天使投資人的投資數量以及對被投資企業可能提供的綜合資源進行投資。

天使資本主要有如下來源: 曾經的創業者;傳統意義上的富翁;大型公司的高管;在部分國家,政府也扮演天使投資人的角色。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當天使投資隻是有錢是沒有用的,相反,錢是最容易解決的東西。像我們熟悉的另一位天使投資人李開複老師,在從Google離職後,一個月內就有數億資金到賬給他投項目;同時,創新工場還建立起了強大的團隊,出人出錢出經驗,幫助初創企業解決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

這才是創新工場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在雷軍剛開始做天使投資的時候,他的條件要比李開複差得多。錢的方麵和李開複肯定是沒辦法比的,而在人的方麵,雷軍幾乎就是淨身出戶,不帶走金山的一片雲彩。

但雷軍還是把握住了機會,今天的他之所以會成為天使投資人中最突出的一個,與其自身的眼光、人脈和行業積累有關。

雷軍是做IT最早的一批人,自身又懂技術,又有管理經驗和行業經驗。他在金山先後也進入過不下20個項目,看了太多成敗,擁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培養了他在所處行業中的獨特視角和眼光。

比起在金山當一把手時事無巨細的風格,當了天使投資人的雷軍少了對眼下業績的關注。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隻幫忙不添亂”。增加了長遠的戰略思考和更寬闊的視野,這使得雷軍經驗豐富的優勢能夠發揮出來。

再說雷軍的人脈與行業積累,除了出道早、資格老的優勢之外,金山的背景也占了很大便宜。一方麵,金山高舉民族軟件大旗那麼多年,不管做得如何,無論白道黑道,都要豎起大拇指,叫一聲好漢。而金山一直處於一種有影響力但做不大的狀態,因為有影響力,與各個派係都能搭上話;因為做不大,也不會成為幾個主要勢力的主要對手,真要有什麼江湖恩怨也不是主要矛盾,自然能做到左右逢源。

不過,這隻是雷軍能做好天使投資的充分條件。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想做裁縫的廚子不是好司機,像雷軍那麼多優點,做很多事情都能發揮特長,為什麼選擇了天使投資?

先看主觀原因。雷軍是抱著一個博更大的機會的想法離開金山的,但什麼是比金山更大的機會,或許對剛離開金山的雷軍來說並沒有完全想清楚。做天使投資可以見到更多的項目,了解不同領域存在的機會,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對於已經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受盛名所累的雷軍來說,離開金山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做天使投資可以有一個緩衝,將自己從前台轉到幕後,避免了一二三直接攤牌比大小定輸贏的尷尬。如果沒成功,沒關係,不說不就沒人知道了嘛。